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
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凝的作品,名为《杨叛儿》。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哀怨之情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杨叛儿(一说是唐代宫女或歌伎)的不舍和哀怨。杨叛儿可能已逝,而诗人却无法忘怀,对她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凄美的情境。博山炉的香气消散,象征着美好的东西最终都会逝去,而白门柳的烟雾升腾,则是对逝去之物的一种回忆和缅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情感丰富,通过对比香死与烟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
不详
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凤钗翠翘双宛转,出见丈人梳洗晚。
掣曳罗绡跪拜时,柳条无力花枝软。
昔时丈人鬓发白,千年松下锄茯苓。
今来见此松树死,丈人斩新鬓发青。
家寄茅洞中,身游越城下。
宁知许长史,不忆陈司马。
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试到第三桥,便入千顷花。
乱后见淮水,归心忽迢遥。
乍疑鲸喷浪,忽似鹢凌风。
呀呷汀洲动,喧阗里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