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图

昔年栖迹云林下,举头见山不见画。

如今置身朝市间,开眼见画如见山。

山耶画耶孰真假,具眼之人世间寡。

景当好处背起楼,趣到佳时急驱马。

居山不见山中佳,厌饫林壑轻烟霞。

一朝别山出城市,黑风黄日昏尘沙。

广庭曲巷通幽处,垒石栽花脩胜具。

眼中彷佛虽逼真,毕竟人为靡天趣。

回思旧隐隔世间,欲一见之千万难。

残缣断素才尺咫,倾囊倒箧不复悭。

君从何处得此幅,千里云山数间屋。

远山淡淡横翠眉,近山亭亭削青玉。

山头处处飞白云,树头树尾晴轮囷。

平林忽断天光露,暝色遥连雨气昏。

苍苔白石羊肠路,平麓盘盘几家住。

就中老人华阳巾,手把琼芝滴清露。

山光水色相渺绵,渔舟泛月江吞天。

长风浩浩起天末,高堂白日生云烟。

兴来却忆竹鹤老,见画何如见山好。

人生即景须尽欢,寻仙何必蓬莱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名为《题山水图》。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与人工绘画的不同感受,以及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

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往昔在云林下的生活,抬头所见的是真实的山峦而非画中的景象。而今身处繁华的都市,虽然眼前所见的画作栩栩如生,但与真正的山景相比,似乎少了些什么。诗人提出疑问:是山是画,真假难辨?真正能分辨二者的人在世间实属罕见。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对都市生活的厌倦。他提到,远离山林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变得肤浅,对山中佳景的怀念愈发强烈。即使是在画中见到熟悉的山景,也觉得是人为的模仿,缺乏自然的天趣。

诗人回想起过去的隐居生活,感叹与山林的亲近已成遥远的记忆,想要再次见到那样的景色,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收集珍贵的山水画作。最后,诗人感慨道,尽管画作能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但与实际见到山景相比,还是后者更能激发内心的喜悦与共鸣。他认为,人生应当珍惜眼前的景致,尽情享受,不必非要追求虚幻的仙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与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都市生活的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蝉听轩为常州谢同知题

世间何物声最清,秋高嘒嘒寒蝉鸣。

常州别驾日无事,公馀徙倚轩前听。

物声妙与人心合,声入心通无限乐。

鼓吹何须两部蛙,凄清绝似三更鹤。

初闻一声如拨弦,含商转羽如有言。

一声未已一声续,千声万声断复连。

夕阳欲下雨初霁,树影不摇风细细。

奏出千腔雅乐声,带得九秋玄露气。

有如伯牙鼓瑶琴,钟期听音知其心。

又如南郭闻天籁,至理在心不在音。

天机气到自然应,隐几坐忘真听莹。

承蜩手与此耳同,用志不分神乃定。

忽然飞去君不知,目中彷佛常垂緌。

声残响绝寂无有,但见委蜕黏高枝。

形式: 古风

送张茂兰黄自立二同年回南京

前年棹鞅翰墨场,英雄三百齐翱翔。

青云满眼多契合,就中最厚张与黄。

二君英英气如虎,明目掀眉论今古。

酒酣拂剑落霜花,兴发挥毫洒秋雨。

今年同自江东来,我一见之心眼开。

长鲸吸海海欲竭,巨灵擘山山为摧。

摧山竭海悬河口,风云变化龙蛇走。

盘古以来二百二十馀万年,一一成败兴亡如指手。

相看一笑气味投,典衣沽酒镇日留。

邻翁侍吏共惊讶,平日见我曾有此客不。

此客何昂藏,此主大痴绝。

牙关齘齘戛金声,口角霏霏洒琼屑。

帝城春暖百花香,软红尘土飞悠扬。

明朝马首向东去,燕云一碧天茫茫。

燕云不断吴云起,两京相望四千里。

桃叶渡头生碧波,清梦随君渡江水。

形式: 古风

四友图为安成刘进士秩之父作

三友松竹梅,其间一友我。

万物于人同一理,意契神交无不可。

君不见明月在天光在尊,李白对影成三人。

又不见书酒琴棋集古录,醉翁与之合成六。

古人将身混物中,游心太古窥鸿濛。

此翁妙得古人意,白首山林无物累。

每将富贵等浮云,却与幽贞结深契。

左挹大夫袂,右拍君子肩,罗浮美人相后先。

翁居其间吟且啸,一笑相看同岁寒。

市道岂所论,金石未为坚。

耐久且莫逆,忘形更忘年。

形式: 古风

题李都督虎

阴雨飕飕振林木,百兽魂飞草中伏。

举首为旗尾作旌,白昼横行谁敢触。

汝虎虽猛何如人,慎勿夜逢李将军。

将军射石尚没羽,薄肉浅毛何足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