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歌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走下嵩山我思绪万千,携带心爱的人步伐缓缓。
松林间的明月永恒如此,你下次再来游玩将是何时呢?

注释

下嵩山:走下嵩山。
多所思:思绪很多,想很多事情。
携佳人:带着心爱的人。
步迟迟:慢慢地走,步伐悠闲。
松间:松树之间。
明月:明亮的月亮。
长如此:长久保持这样,一直如此。
君再游:你下次再来游览。
复何时:又是何时,指不确定的未来时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愉悦的行走场景,诗人在下山的过程中充满了思绪,同时又带着一位佳人缓缓前行。这里的“多所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这些情感可能与即将离开的山间环境有关,也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或对佳人的深情。

“携佳人兮步迟迟”这句通过动作传达了一种享受当下美好时光的情绪,诗人和佳人并肩漫步,不急不缓,仿佛时间在他们的脚步声中停滞。

“松间明月长如此”一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写。夜色朦胧之下,清辉透过松林,照亮了诗人和佳人的行走路途。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美丽,也象征着一种永恒的追求。

最后,“君再游兮复何时”则显露出一丝留恋与期待。诗人似乎在询问佳人下一次共同漫步将会是在何时,这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份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渴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山间夜行的情景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之情。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下桂江县黎壁

放溜觌前溆,连山分上干。

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

吼沫跳急浪,合流环峻滩。

欹离出漩划,缭绕避涡盘。

舟子怯桂水,最言斯路难。

吾生抱忠信,吟啸自安闲。

旦别已千岁,夜愁劳万端。

企予见夜月,委曲破林峦。

潭旷竹烟尽,洲香橘露团。

岂傲夙所好,对之与俱欢。

思君罢琴酌,泣此夜漫漫。

形式: 古风

忆嵩山陆浑旧宅

世德辞贵仕,天爵光道门。

好仙宅二室,受药居陆浑。

清白立家训,偃息为国藩。

乔树南勿剪,弊庐北尚存。

自惟实蒙陋,何颜称子孙。

少秉阳许意,遭逢明圣恩。

挥翰云龙署,参光天马辕。

一身事扃闼,十载隔凉暄。

陈力试叨进,祗宠固幽源。

况以沈疾久,睽辞金马垣。

天子犹未识,讵敢栖丘樊。

昼怀秘书谷,夕梦子平村。

撷芳岁云晏,投绋意弥敦。

皇私傥以报,无负青春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

夕阳黯晴碧,山翠互明灭。

此中意无限,要与开士说。

徒郁仲举思,讵回道林辙。

孤兴欲待谁,待此湖上月。

形式: 古风

冬宵引赠司马承祯

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绝。

独坐山中兮对松月,怀美人兮屡盈缺。

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劲风。

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