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似馀杭路,寒洲半是芦。
客依秋泊岸,渔带晚收罛。
远树齐于荠,平芜杂以凫。
可怜沙上月,相见又当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水上风景画面。开篇“一似馀杭路,寒洲半是芦”两句,以“一似”二字表明观者对眼前景象的第一印象,即如同人们熟知的馀杭风光,而“寒洲半是芦”则点出了季节感和特定景物,给人以萧瑟冷清之感。
接下来的“客依秋泊岸,渔带晚收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这里的“客”指的是诗人自己,而“秋泊岸”则暗示了季节和静谧的情境。“渔带晚收罛”一句,则展示了渔人的生活场景,表达出一种平淡而又充实的田园生意。
紧接着,“远树齐于荠,平芜杂以凫”两句,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远树齐于荠”中的“荠”,可能是指一种植物,也可能是对遥远树木的一种比喻,而“平芜杂以凫”则展示了一片开阔而又略显杂乱的野地景观。
最后,“可怜沙上月,相见又当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消逝之事物的感慨。这里的“沙上月”指的是落在沙滩上的明月,而“相见又当涂”则透露出一种无常和悲凉的情绪,暗示着诗人对友情、时光流逝等主题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的美好瞬间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思考。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人语山相应,舟行岸自移。
鱼因寒越隽,鹭到晚犹饥。
岁尽难为客,江晴易得诗。
渺予烟水阔,何以此行为。
与雁分洲宿,连云做梦清。
江风人事老,夜雨客心惊。
潮急仍吞濑,更寒不过城。
子陵吾所韪,蓑外底须名。
半篙新绿落寒沙,芳草王孙自物华。
春事已随蝴蝶梦,人情犹有杜鹃花。
百年易尽一弹指,两曜不停双转车。
手种寸苗今老大,满山鳞甲动龙蛇。
西崦东冈取次行,倚松小立又诗成。
山风溪月宝无价,牧笛樵歌画有声。
半顷莱田供伏腊,一间茅屋老升平。
未知沮溺今何似,却怕诸生问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