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得近报有感

莫谓山村僻,时闻诏令传。

宽民除宿负,募士戍新边。

霜重瓦欲裂,月明人少眠。

残年抱遗恨,终愧祖生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不要说山村偏僻,时常也能听到皇上的诏令传来。
朝廷放宽政策免除旧债,招募士兵守卫新的边境。
严霜厚重压得瓦片似要破裂,明亮的月光下人们难以入眠。
晚年带着遗憾,始终感到愧对祖先的教诲和期望。

注释

山村:偏远的乡村。
僻:偏僻。
诏令:皇帝的命令或政令。
宽民:宽待百姓。
除宿负:免除过去的债务。
募士:招募士兵。
戍新边:守卫新的边境。
霜重:霜冻严重。
瓦欲裂:瓦片好像要裂开。
月明:月光明亮。
残年:晚年。
抱遗恨:怀有遗憾。
终愧:始终感到惭愧。
祖生鞭:祖先的教诲或期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村舍得近报有感》,通过对山村生活的描绘和对时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边防的忧虑。首句“莫谓山村僻”提醒人们不要轻视乡村,即使地处偏远,朝廷的政令仍能传达至此。接下来的“时闻诏令传”表达了政策的覆盖面广,体现了朝廷对基层的治理。

“宽民除宿负”写出了政府对百姓债务的宽恕,试图减轻他们的负担,显示出仁政的一面。“募士戍新边”则反映了当时可能存在的边疆危机,政府正在招募士兵守卫边境,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霜重瓦欲裂,月明人少眠”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山村夜晚的寒冷与寂静,以及人们因担忧国事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最后两句,“残年抱遗恨,终愧祖生鞭”,诗人以晚年的遗憾结尾,表达了自己未能亲眼见证国家强盛,只能带着遗憾结束一生,心中深感愧对祖辈的期望,暗示了他对未能参与更多国家建设的自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村思

揣分新辞禄,扶衰又度秋。

已将穷博健,更赖学忘忧。

船护烟陂鸭,栏归草径牛。

作劳何以慰,茅店问新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村圃

村圃穿荒翳,秋容变惨悽。

柳疏蝉噪急,雨重鹊飞低。

小草临池学,新诗满竹题。

若令车马到,何处有幽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村翁

不入城门三岁馀,亦无车马过吾庐。

食常羹芋已忘肉,年迫盖棺犹爱书。

处处叩门寻醉叟,时时临水看游鱼。

半生名宦终何得,作个村翁计未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村翁

放翁真个是村翁,钓渭耕莘事不同。

蹴蹋烟云两芒屩,凭陵风雪一篷笼。

屡经骇浪身终免,遍阅浮沤寿未穷。

幸有春衣堪换酒,道边醉卧示神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