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望后雨中过罗岗洞探梅有寄

连朝晴日报梅开,一雨村原晚又催。

湖上记曾携手处,袖间谁为忍寒来。

残年不抵花先落,万径相寻水更回。

江国正愁吹欲尽,却留春在海南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连续多日的好天气预示着梅花盛开,一场雨后乡村原野又催促着季节变换。
湖边回忆起曾经携手同行的地方,如今又有谁会像那时一样忍受寒冷前来呢?
年老力衰,花儿凋零在我之前,走过千条小路寻找春天,水势却更加回旋。
江边的人们正担忧春天即将被风吹散,却发现春天仍留在遥远的海南角落。

注释

连朝:连续多日。
晴日:好天气。
报:预示。
梅开:梅花盛开。
一雨:一场雨。
村原:乡村原野。
晚又催:季节变换。
湖上:湖边。
曾:曾经。
携手:一同行走。
袖间:袖子之间。
忍寒:忍受寒冷。
残年:年老力衰。
先落:凋零在前。
万径:千条小路。
水更回:水势回旋。
江国:江边地区。
吹欲尽:被风吹散。
海南隈:海南角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连续的晴朗日子里,急切地想要寻找即将开放的梅花。然而,一场雨水却突然降临,使得村野变得湿润,似乎是在催促春天的脚步。此情此景,让诗人不禁回忆起曾经携手同行之处,那袖间的人已经不再忍受寒冷而远去。

"残年不抵花先落"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岁月匆匆,而花开花落更是转瞬即逝。诗人在万象更新中寻找着自己的足迹,同时水流也似乎在回响着他的心绪。

最后两句 "江国正愁吹欲尽,却留春在海南隈" 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消逝的春天感到忧虑,但同时又希望春意能够在遥远的地方得以保存。这里的"江国"指的是诗人的所处之地,而"海南隈"则象征着一个遥远而温暖的地方,留住了最后的春色。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和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时光的珍惜,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忧伤,以及希望美好的东西能够长存的愿望。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游将发,夜中读张筱峰寄诗,有:“我效紫阳论荀彧,与君不负廿年交”句,既感其意,赋此谢之

东风吹雨意迟迟,为忍春寒读寄诗。

妇哭远村闻竟夜,乌飞庭树叹无枝。

堙江一掌吾犹弱,亲突三年世未知。

惭愧故人论出处,平生文若讵同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李茗柯属题《寒夜听琴图》,三年未答,春夜雨中成句

积雨犹深春尚迟,灯前事事足逶迤。

漫寻一诺题诗约,已负三年入海期。

动壁哀弦支独夜,罢机邻妇泣残丝。

沈妍薛满都零落,肠断龟年正此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四月十二日,登舟北发,同里诸子远送江干,留别一首

分携各有中年感,欲别仍留到海隈。

一水乍明初日上,晚春才了早荷开。

故园风物寻常过,别梦江湖取次回。

揽辔不须期孟博,试论天下可无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宣南秋夜过胡夔文明日简赠

再来京国未成诗,握手看君气自奇。

灌树拂车回曲巷,疏窗传烛校残碑。

千秋挂壁支持计,一雨归驮跅弛时。

坐令不眠过夜分,宣南秋思只如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