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徐州城上黄楼北望河流的壮丽景象,诗人以高楼为视角,俯瞰奔腾的水流,其气势磅礴,令人震撼。首句“高楼背水压奔冲”生动地展现了高耸的黄楼与汹涌河水之间的对比,凸显出楼阁的雄伟与河水的澎湃。接着,“影动云虹落水中”,描绘了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映照出彩虹的美丽景象,动静结合,色彩斑斓,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土色从黄宜制胜,河声触险听分洪。”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土与河水的自然景观,黄土的黄色与河水的流动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土地的坚实与力量,也暗示了河水的不可阻挡。同时,通过“河声触险听分洪”,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智慧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水利工程的赞叹。
“却思沈璧千年日,欲问乘槎八月风。”这两句转而思考历史与传说,以“沈璧”和“乘槎”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古代先民智慧的敬仰。
最后,“汴泗交流平似席,南行北播本同功。”总结了整个场景,将黄河与泗水的交汇比作平整的席面,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平缓与和谐,强调了不同河流之间相互补充、共同作用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类智慧的赞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