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无所作的《欲为海幢化四金刚(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以及对僧侣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句“愿乞金刚四座高”,诗人以“金刚”象征佛法的坚固与不灭,表达出自己渴望获得佛法精髓,提升自我境界的愿望。接着,“长年一册压方袍”一句,通过描述长时间研读佛经来压制内心的杂念,体现诗人对修行的坚持和对佛法的深入探索。
“问人每爽朱提约,在我殊怜白首劳。”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他人交流佛法时的场景,虽然外界的约定可能有所偏差,但诗人更珍惜与僧侣们共同探讨佛法的时光,对年长者的辛劳表示同情,体现了对僧侣生活的真实感悟和对佛法的深厚情感。
“念佛有时行玉兔,抡材真欲踞金鳌。”这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念佛比作月兔在夜空中跳跃,表现了修行过程中的宁静与专注;“抡材”则指选择木材,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佛法修习中,如同挑选珍贵材料一样,精心选择并实践佛法教义,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最后,“神宗旧事偏能忆,闲共诸僧说海涛。”诗人回忆起过去神宗时代的事迹,与僧侣们闲谈佛法,仿佛海涛般深邃而广阔,展现了他对佛法历史的了解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无限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修行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僧侣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充满了对精神世界探索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