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春早尤寒,阑干倚遍人微困。征鸿飞尽。

苒苒无音信。独隔天涯,萱草难蠲忿。谁行问。

从行无分。多少思亲恨。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由清代诗人沈鹊应所作,描绘了春寒料峭中一位女子倚栏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她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与内心的苦闷。

开篇“春早尤寒,阑干倚遍人微困”,点明时节虽已入春,但寒意未减,女子在栏杆旁站立良久,身心俱疲。接着“征鸿飞尽。苒苒无音信”两句,以南飞的大雁比喻远行的征人,大雁已去,却无音讯传来,暗示了女子对征人的深切思念和等待的煎熬。

“独隔天涯,萱草难蠲忿”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孤独感和无奈情绪。萱草,古代常用来象征忘忧,但在这种情境下,它反而成了加重愁绪的象征,表明女子的愁苦无法排解。

最后,“谁行问。从行无分。多少思亲恨”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她自问无人能理解自己的痛苦,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无法分担这份思念之苦,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哀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春寒中对远方征人的深深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35)

沈鹊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

难追往事去如波。岁月又蹉跎。

衣袂京尘,昔曾染处,何日重过。

而今日近长安远,回首夕阳多。

少年曾听,凤凰池上,过客鸣珂。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淡黄柳.春雨

小楼晓色,一片同云黑。

做雨飞来声滴滴,欲访芳菲径里,争奈空阶几番湿。

最堪惜,韶光任虚掷。杏花信,杳消息。

叹西园、寂寞天涯隔。

最是无情,一池春水,比似当初更碧。

形式: 词牌: 淡黄柳

虞美人.赋鲇鱼风筝

野塘春水连天碧,化作烟波色。忽听何处弄鸣筝。

又是东风卷入、碧云声。苕苕直上千霄汉。

儿女争呼唤。从容不傍逆风飞。

何事竹竿难上、笑男儿。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祝英台近.灯花

漏声微,香烬炷。夜永寂人语。

瞥眼银釭,金穗垂垂吐。

忽惊一朵红鲜,游蜂寻到,又却是、飞蛾翩舞。

正无绪。细认凝笑蛾眉,为伊久延伫。

护住风帘,红焰尚如许。是他报与人知,休教落去。

尽无寐,替防饥鼠。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