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灯花

漏声微,香烬炷。夜永寂人语。

瞥眼银釭,金穗垂垂吐。

忽惊一朵红鲜,游蜂寻到,又却是、飞蛾翩舞。

正无绪。细认凝笑蛾眉,为伊久延伫。

护住风帘,红焰尚如许。是他报与人知,休教落去。

尽无寐,替防饥鼠。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灯花》由清代诗人沈鹊应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坐、灯花绽放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微妙的意境。

“漏声微,香烬炷”,开篇以轻微的滴漏声和燃尽的香烛营造出夜晚的寂静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氛围。接着,“夜永寂人语”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似乎连人的声音都消失了,只有夜的深沉在耳边回响。

“瞥眼银釭,金穗垂垂吐”,银色的灯盏中,金色的穗子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一句通过视觉的细节,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空间。

“忽惊一朵红鲜,游蜂寻到,又却是、飞蛾翩舞”,突然间,一朵鲜艳的花朵在灯下绽放,引来一只蜜蜂前来采蜜,却原来是飞蛾的影子在舞动。这一转折既出乎意料,又充满了诗意,暗示了情感的微妙变化和生命的短暂美好。

“正无绪。细认凝笑蛾眉,为伊久延伫”,诗人陷入一种复杂的情绪之中,仔细观察着那仿佛在微笑的飞蛾之眉,长时间地停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或是怀念着什么。

“护住风帘,红焰尚如许”,为了保护灯焰不受风的影响,诗人小心翼翼地守护着,灯焰依然明亮,象征着内心的坚持和希望。

“是他报与人知,休教落去”,灯花的绽放仿佛是某种讯息的传递,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让它轻易消逝。

“尽无寐,替防饥鼠”,最后,诗人无法入睡,担心夜晚的访客——饥饿的老鼠,体现了对周围环境的警觉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夜晚静谧时刻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生命、情感和自然美的细腻体悟。

收录诗词(35)

沈鹊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春夜月.晴天养片云

正新晴,闲闲一片低垂。

莫道出处无心,此便恰宜时。

欲问迟回何待,待青天护养,渺尔神怡。

怪前宵风雨,深藏远岫,此意谁知。

高横天际,静依日下,不解迷离。

淡影轻身,氤氲气、任人遥指,难与幽栖。

多情美荫,怕日光、晒上酴醾。

凭似汝,化无知误信、司天台,说佳气能奇。

形式: 词牌: 湘春夜月

解连环.用姜白石韵代书寄棣先

西楼裁倚。被杨花千点,句人离思。

念去年、南浦牵衣,如今眼穿,南浦唯春水。

回首倾襟,小窗对镜同梳洗。

踏青湖畔路,那日游春,依约曾记。

东风又吹雨霁,问音书断绝,何事相弃。

空欲往、难越关山,算只有今宵,梦魂能至。

绣户谁推,似行近、疏帘下底。

又却是、衔泥燕子,搅人午睡。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高阳台.怀苹妹西洋女塾

海上春风,淮壖寒食,相望独自离家。

街北高楼,记曾携手同车。

鲸铿报午停船椠,颤金钗、蹴鞠喧哗。

共流连、一半吴娃,一半蛮花。

如今姊妹勤相忆,况亚洲异日,天共人遐。

欲寄鱼书,江长不到天涯。

危阑独倚斜阳下,似苕苕、一水蒹葭。

最无聊,满耳鹃啼,满目云遮。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角招.豫留别季兰三妹

春还又。如何一点离情,暗逗垂柳。新愁相合就。

悔却旧时,何事厮守。别时尚久。早苦透、心花前后。

明月低穿窗牖。听二十五弦声,问谁家还奏。

相对,俱成消瘦。频年欢笑,化作愁盈袖。

拟同拼撒手,行路迟迟,寸心难朽。思量僝僽。

且共此、论文尊酒。休想长亭时候。

天涯若比邻,君曾知否?

形式: 词牌: 角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