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春雨

小楼晓色,一片同云黑。

做雨飞来声滴滴,欲访芳菲径里,争奈空阶几番湿。

最堪惜,韶光任虚掷。杏花信,杳消息。

叹西园、寂寞天涯隔。

最是无情,一池春水,比似当初更碧。

形式: 词牌: 淡黄柳

鉴赏

这首《淡黄柳·春雨》由清代词人沈鹊应所作,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色与情感。

开篇“小楼晓色,一片同云黑”,以晨曦微明,乌云密布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阴郁的氛围。接着,“做雨飞来声滴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细密而轻柔的落点,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给寂静的清晨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欲访芳菲径里,争奈空阶几番湿。”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春天的美丽,却因道路被雨水浸湿而难以前行的无奈与遗憾。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现实间的矛盾,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堪惜,韶光任虚掷。”感叹时光易逝,美好的春日时光在不经意间流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之情。“杏花信,杳消息。”杏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其消息的消失,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无常。

“叹西园、寂寞天涯隔。”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遥远的西园,通过“天涯隔”表达了一种距离感和孤独感,强调了与外界的隔阂与自我内心的孤独。

最后,“最是无情,一池春水,比似当初更碧。”以池水的碧绿对比,暗喻春雨虽无情,却也赋予了自然更加生机勃勃的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中自然景观的变化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颂扬,是一幅富有诗意的春雨画卷。

收录诗词(35)

沈鹊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赋鲇鱼风筝

野塘春水连天碧,化作烟波色。忽听何处弄鸣筝。

又是东风卷入、碧云声。苕苕直上千霄汉。

儿女争呼唤。从容不傍逆风飞。

何事竹竿难上、笑男儿。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祝英台近.灯花

漏声微,香烬炷。夜永寂人语。

瞥眼银釭,金穗垂垂吐。

忽惊一朵红鲜,游蜂寻到,又却是、飞蛾翩舞。

正无绪。细认凝笑蛾眉,为伊久延伫。

护住风帘,红焰尚如许。是他报与人知,休教落去。

尽无寐,替防饥鼠。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湘春夜月.晴天养片云

正新晴,闲闲一片低垂。

莫道出处无心,此便恰宜时。

欲问迟回何待,待青天护养,渺尔神怡。

怪前宵风雨,深藏远岫,此意谁知。

高横天际,静依日下,不解迷离。

淡影轻身,氤氲气、任人遥指,难与幽栖。

多情美荫,怕日光、晒上酴醾。

凭似汝,化无知误信、司天台,说佳气能奇。

形式: 词牌: 湘春夜月

解连环.用姜白石韵代书寄棣先

西楼裁倚。被杨花千点,句人离思。

念去年、南浦牵衣,如今眼穿,南浦唯春水。

回首倾襟,小窗对镜同梳洗。

踏青湖畔路,那日游春,依约曾记。

东风又吹雨霁,问音书断绝,何事相弃。

空欲往、难越关山,算只有今宵,梦魂能至。

绣户谁推,似行近、疏帘下底。

又却是、衔泥燕子,搅人午睡。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