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漪岚堂下野芳晴,杨柳枝头歇雨声。
笑逐游人城外去,沙洲沽酒做清明。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春天景色和人们活动的,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一首诗《漪岚堂下野芳晴》中,诗人通过“漪岚堂下”这一宁静的环境,描绘了晴朗天气下野花盛开的景象,杨柳枝头雨声已歇,显得格外清新。接着,“笑逐游人城外去”描绘了游人的欢笑声,他们前往城外,可能是在沙洲上举行清明节的活动,沽酒畅饮,体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第二首诗《寒食日偶出》是董嗣杲所作,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诗中记录了诗人偶然外出的所见所感。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具体的活动,但从“寒食日”可以推测,诗中可能会描绘人们扫墓祭祖、禁火吃冷食的情景。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寒食节的肃穆与民俗风情。
两首诗都以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和传统节日的感慨,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不详
梧叶几片飞,三日西风急。
新月冷银床,床下孤螀泣。
小策盘旋草舍东,东西拾穗走儿童。
村家间有秋收处,愁语酣歌自不同。
溪岚攒翳入窗空,最恼悲秋病疟翁。
三日不行亭北路,谁将丹缬染乔枫。
老僧眉毛霜争妍,重补袈裟防雪天。
閒看青山忙看水,庵门不掩今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