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溪岚攒翳入窗空,最恼悲秋病疟翁。
三日不行亭北路,谁将丹缬染乔枫。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秋日傍晚漫步溪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溪岚攒翳入窗空",通过"溪岚"(山间雾气)和"攒翳"(聚集遮蔽)形象地写出夕阳余晖下,雾气缭绕于溪边,仿佛填满了窗户内外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次句"最恼悲秋病疟翁",诗人以自身状态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秋天悲凉情绪的深切感受,同时透露出自己因疟疾缠身而行动不便的无奈。"悲秋"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寄托,秋风落叶往往引发人们的离愁别绪和人生无常之感。
最后两句"三日不行亭北路,谁将丹缬染乔枫",诗人借景抒情,感叹自己已经连续多日未能前往亭北散步,暗示了身体状况的不佳。同时,他疑惑是谁用鲜艳的色彩("丹缬")染红了高大的枫树,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寓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如梭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的身心体验,融入了对季节更迭、人生况味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宋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
不详
老僧眉毛霜争妍,重补袈裟防雪天。
閒看青山忙看水,庵门不掩今几年。
山枯叶落晴纷纷,莲花洞前流水分。
流水自送夕阳去,洞上白猿啼白云。
牢系扁舟在树根,依然风物晋时村。
几年思采东篱菊,此际狂倾北海樽。
野鹤离群翔碧落,江鸿排字入黄昏。
有人若学渊明隐,五柳萧疏静掩门。
郡吏东征迓衮衣,不知郡圃掩芳扉。
樱桃熟处香山识,杨柳栽时靖节归。
壁帖嵌尘钟鼎碎,楼歌压市管弦飞。
庐山面目清如此,几客登临几夕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