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初度(其四)

官閒弥玩日,仙馆恣龙痴。

老信须能报,童心面不知。

柘枝久已厌,竿木听相随。

年寿是吾事,胡咨唐举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闲适官职之余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长寿的追求。

首句“官閒弥玩日”,点明了作者在闲暇之时更加享受生活,日子过得悠然自得。接着,“仙馆恣龙痴”一句,以“仙馆”象征理想中的逍遥之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而“龙痴”则可能暗喻作者内心的狂放不羁。

“老信须能报,童心面不知”两句,通过对比老年人的智慧与童年的纯真,表达了作者对保持年轻心态的向往,认为即使年岁增长,内心仍应保持纯真与好奇。

“柘枝久已厌,竿木听相随”中,“柘枝”可能指舞蹈或某种娱乐活动,暗示作者对过去生活方式的厌倦,转而寻求更为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竿木听相随”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愿意跟随自然,过着随性而行的生活。

最后,“年寿是吾事,胡咨唐举为”表达了作者对长寿的重视与追求,认为这是个人的事,不必过分依赖他人的预测或建议。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简单生活以及长寿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82)

倪元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一)

去住寻常事,千图万不能。

臂消月半寸,酝恋日三升。

徐庶卧龙代,燕昭死骏兴。

如臣真可放,圣主意深宏。

形式: 五言律诗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二)

母曰嗟予季,帝曰吁咈哉。

不教歌大隧,惟恐薄兰台。

驹刍絷遐往,狸首射不来。

鸣霆兴百蛰,何处着蛩衣。

形式: 五言律诗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三)

三载千明发,岂不怀宛鸠。

既惭蚨子母,亦妒雁春秋。

心畏病因病,人言愁始愁。

难将五十席,换取一扁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四)

共晓承明贵,汉臣殊异同。

汲生求入幕,严子乞开笼。

谒者竟淮海,会稽俄侍中。

由来英主意,不肯示通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