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庭前一架已离披,莫折长枝折短枝。
要待明年春尽后,临风三嗅寄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和深切的相思之情。开篇“庭前一架已离披”,设定了一个春日闲适的场景,木香花(也就是黄莲花)已经开放,散发着清香。紧接着“莫折长枝折短枝”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之心,不愿意破坏这份宁静,更不想让任何急躁行为打扰这一刻的安详。
最后两句“要待明年春尽后,临风三嗅寄相思”,则流露出浓郁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能够等到来年的春天结束之际,那时木香花已经凋谢,但他仍然会站在风中,深深地吸气三次,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的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自我安慰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对木香花生长周期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轮回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豁达,以及他独特的情感寄托方式。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未知何处是吾庐,南北悠悠意所如。
不爱渭川千亩竹,与君江上卜新居。
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无心类死灰。
在处秋风吹鬓发,不堪更上雨花台。
白鹭双飞过女墙,两行高柳正斜阳。
荷花满眼都无主,闇里风飘入袖香。
我家本住长安陌,泾渭交流出坐隅。
须信宦游皆有地,十年四过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