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二首(其二)

渐老襟怀已足悲,登高节物可无诗。

秋声飒爽侵蓬鬓,晚意萧条伴菊枝。

故里江山寻好处,重阳樽酒负当时。

天边鸿雁随南望,忆弟双眸泪欲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的感慨越来越多,即使登高赏景,似乎也少了写诗的兴致。
秋风凉爽吹过头发,傍晚的景象显得凄清,只有菊花陪伴左右。
想要在故乡的山水中寻找一丝美好,但重阳节的美酒却辜负了当时的期待。
遥望天边的鸿雁南飞,想起远方的弟弟,不禁泪水盈眶。

注释

渐老:随着年龄增长。
襟怀:心情、胸怀。
悲:感慨、悲伤。
登高:登山赏景。
节物:季节的景色。
飒爽:凉爽、劲疾。
侵:侵袭、吹过。
蓬鬓:蓬乱的头发。
晚意:傍晚的心情。
萧条:凄凉、冷清。
故里:故乡。
江山:山水。
寻好处:寻找美好的地方。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樽酒:盛满酒的杯子。
负当时:辜负了当时的期望。
天边:远方。
鸿雁:大雁。
南望:向南看。
忆弟:想念弟弟。
双眸:双眼。
泪欲垂:泪水快要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九日二首(其二)》。诗中,作者以个人的衰老心境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故乡思念的情感。首句“渐老襟怀已足悲”直接道出诗人的内心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悲从中来。接着,“登高节物可无诗”暗示了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传统,但诗人却觉得无心作诗,流露出一种落寞的情绪。

“秋声飒爽侵蓬鬓,晚意萧条伴菊枝”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凉爽却也带来丝丝凄凉,诗人独自面对秋色,与菊花为伴,更显孤独。接下来,“故里江山寻好处”表达了对家乡美好景色的怀念,而“重阳樽酒负当时”则透露出未能在重阳佳节尽享美酒的遗憾。

最后两句“天边鸿雁随南望,忆弟双眸泪欲垂”,诗人仰望南飞的大雁,触发了对远方弟弟的深深思念,泪水几乎夺眶而出。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秋景和节日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二首(其一)

去岁重阳踏路尘,异乡今日恨还新。

如何佳节长为客,却恐黄花解笑人。

强饮破愁为乐酒,自怜多病足情身。

龙山旧事知难问,千载相期属此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九日上兵部

重阳无酒上高台,冷对西风笑几回。

虽信佳辰从古重,不知今日为谁来。

忽闻天外清歌发,云是淮边曲宴开。

自叹弗如篱下菊,此时翻得伴吟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九日至嘉禾

登高时节异乡中,回首家山隔乱峰。

白酒莫辞今日醉,黄花不似故园逢。

苦嗟节物经秋老,赢得情怀为别浓。

却爱紫微诗意好,笑歌开口强为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九日过后漫题堂前双菊

花日金相照,条风翠竞翻。

谁言羞晚艳,自喜胜孤根。

客土深培力,家人一溉恩。

秋香真好在,未易负清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