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岐山

逗竹穿花越几村,还从旧路入云门。

翠微不闭楼台出,清吹频回水石喧。

天外鹤归松自老,岩间僧逝塔空存。

重来白首良堪喜,朝露浮生不足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翠竹穿过村庄,越过几处花丛,沿着旧路进入云门深处。
楼阁在青翠山色中若隐若现,清风悠扬,水声石响相和。
天边的白鹤归巢,松树已苍老,山岩间的僧人已逝,只剩孤塔留存。
再次来访,虽已白发苍苍,却也感到欣喜,人生如朝露般短暂,无需多言。

注释

翠微:青山蒙蒙。
楼台:楼阁。
清吹:清风。
水石喧:水声石响。
鹤归:白鹤归巢。
松自老:松树老去。
僧逝:僧人去世。
塔空存:塔孤独地存在。
白首:白发苍苍。
浮生:短暂的人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重返旧地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逗竹穿花越几村”一句,以轻盈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乘坐竹轿穿行于繁花盛开的乡村之中,给人以闲适自在之感。"还从旧路入云门"则透露出诗人再次踏上往昔足迹,重返那片神秘而又遥远的地方——云门。

接下来的“翠微不闭楼台出”和“清吹频回水石喧”,描绘了一种幽静的自然景观,翠绿的竹林似乎在守护着古老的楼台,而清新的风吹拂过溪流与岩石,发出阵阵响声,这一切都构筑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天外鹤归松自老”和“岩间僧逝塔空存”,则带有一种超脱世俗、达观人生的哲理。鹤选择在高远的松林中安度晚年,隐喻着诗人对生命自然流转的接受与尊重。而岩石之间的僧人虽已不见,但留下的空塔仍旧矗立,象征着时间的冲刷与精神的永存。

最后,“重来白首良堪喜”和“朝露浮生不足言”,诗人表达了对重返故地的欣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叹。白发已成,重回旧地,心中充满喜悦;但面对朝露般易逝的生命,又有何可言说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和精神世界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4)

唐廪(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乾宁元年(894)进士,入翰林院,官至秘书正字,掌管国史、著作两局。《唐书·艺文志》载有其名。《萍乡县志》载其:“淹通有学识,集贞观以前文章,凡三十卷,名曰贞观新书”。当时人称“新书声价满皇都”。与同时代的著名诗僧齐已,情感甚笃,诗文酬和。齐已《寄正字》诗曰:“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春兴酒香薰肺腑,夜吟云气湿髭须。同登水阁僧皆列,共上鱼船鹤亦孤。长亿前来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诗中称赞的“新书”,指所作的《贞观新书》,可见当时即已声价鹊起,誉满京城

  • 籍贯:今江西上栗县长平乡
  • 生卒年:875-936

相关古诗词

谢真人仙驾还旧山

何年成道去,绰约化童颜。

天上辞仙侣,人间忆旧山。

沧桑今已变,萝蔓尚堪攀。

云覆瑶坛净,苔生丹灶闲。

逍遥堪白石,寂寞闭玄关。

应是悲尘世,思将羽驾还。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

雁飞南浦砧初断,月满西楼酒半醒。

晓来羸驷依前去,目断遥山数点青。

形式:

和赠和龙妙空禅师

翰林遗迹镜潭前,孤峭高僧此处禅。

出为信门兴化日,坐当吾国太平年。

身同莹澈尼珠净,语并锋铓慧剑坚。

道果已圆名已遂,即看千匝绕香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药圃

绿叶红英遍,仙经自讨论。

偶移岩畔菊,锄断白云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