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逗玉溅盆冬殿开,邀恩先赐夜明苔。
红儿若是三千数,多少芳心似死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作品,名为《比红儿诗(其五十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红色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深沉感慨。
"逗玉溅盆冬殿开",这一句设定了一种皇家宫廷的氛围。"逗玉"指的是用手抚摸玉器,这里的“玉”可能象征着纯洁无暇的美好事物;"溅盆"则是水流过盆中,形容清澈见底的景象;"冬殿开"表明是在寒冷的季节里,宫殿之中却有温暖和生机。整句传达出一种在严寒中寻求温暖与美好的意境。
接着是“邀恩先赐夜明苔”。这里的“邀恩”意味着请求或期望得到某种恩惠;"先赐"则表示希望这种恩惠能优先获得;"夜明苔"形容的是能够在黑夜中发光的苔藓,象征着即便是在最不被人注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自己的光彩。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得天独厚之物的渴望和对其价值的认可。
第三句"红儿若是三千数","红儿"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美好的事物,如同红色的花朵;"三千数"则表示数量众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限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多少芳心似死灰"。"芳心"通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情感或内心世界;"似死灰"则是比喻这些美好的情感已经变得暗淡无光,像是被熄灭了的火灰。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无法获得和保留的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红色的多重含义的运用,以及对温暖与光明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感慨以及对于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悲凉情绪。
不详
画帘垂地紫金床,暗引羊车驻七香。
若见红儿此中住,不劳盐筱洒宫廊。
苏小空匀一面妆,便留名字在钱塘。
藏鸦门外诸年少,不识红儿未是狂。
一首长歌万恨来,惹愁漂泊水难回。
崔徽有底多头面,费得微之尔许才。
昔年黄阁识奇章,爱说真珠似窈娘。
若见红儿深夜态,便应休说绣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