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杯歌

酌酒当用黄金樽,近年以来贵陶瓦。

物巧生新定莫穷,易以坚匏更淳雅。

尚象恒思谋始难,西楚东吴无作者。

禾里遗风差不俗,逸客栽匏满原野。

累累结实饱霜雾,夏秀秋贞互倾写。

钜者尝闻济险津,酒易溺人此其亚。

鉴古足藉息流湎,目前寓意在杯斝。

光踰栗玉谢雕镌,岁月摩挲贱聊且。

我里鲂鱼尾赪赤,甲乙之间嘶战马。

故家筐篚无一存,插羽徵求到松槚。

犹馀匏器侑曲糵,宾筵秩秩见潇洒。

小制翻为四海珍,凤凰鹦鹉徒土苴。

乃知治器等治国,群材精觕趋良冶。

不然弃掷老田庐,虫吟雀啄谁能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匏杯歌》由清代诗人曹溶所作,通过描述匏杯的制作与使用,展现了作者对古代工艺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酌酒当用黄金樽”,对比现今陶瓦之物,强调了传统工艺的珍贵与价值。接着,诗人探讨了物巧生新的无限可能,以及将匏(葫芦)这种自然材料用于酒具的淳朴与优雅。他思考着如何在传统与创新间寻找平衡,表达了对古代匠人智慧的敬仰。

诗人还提到了匏杯的自然生长与季节变化,如“累累结实饱霜雾”、“夏秀秋贞互倾写”,生动描绘了匏杯随季节变化而展现出的不同风貌。他特别提到大匏杯的用途,既可助人渡过险境,也提醒人们饮酒需节制,体现了对社会风气的关注。

进一步地,诗人反思了古代工艺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指出传统工艺虽被遗忘,但仍有其价值,如匏杯在宴席上的使用,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他感慨于传统工艺的流失,担忧这些技艺无人继承,最终只能被废弃在田间,成为虫鸟栖息之所。

最后,诗人总结道,制作器物如同治理国家,都需要精心设计与精细加工。如果这些技艺被抛弃,那么它们的价值将无法得到体现。全诗不仅赞美了匏杯这一传统工艺品,更蕴含了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深思。

综上所述,《匏杯歌》不仅是一首对匏杯制作与使用的赞美诗,更是对传统工艺与文化价值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8)

曹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后匏杯歌

郡中攻匏始王氐,其后模效纷然多。

各能推择尚坚朴,八月九月留霜柯。

宣武平生诮形似,精微以往皆淆讹。

石佛群生称好手,工惟急就亏揩磨。

流传空复遍燕粤,贱售祗辱幽人薖。

东郊周生最晚出,家无尺帛颜常酡。

思穷莽苍得奇窍,尽刷诡怪还中和。

终年黯惨与神遇,歘起奏刀如掷梭。

不规而成妙天质,因物纤巨无偏颇。

瓶罍满眼总适用,譬若圣教陈四科。

其间卓绝首觞器,琴轩书榻光相摩。

捧之宜俟偓佺辈,侍坐可斥妖秦娥。

愚也好古彻骨髓,周生之室曾经过。

持赠不惜倒筐箧,皓若片月来烟萝。

南滞闽堧北沙塞,尘坌戛击催沉疴。

糟邱已隤谢欢伯,不饮奈此匏者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星期堕驴后意气弥壮喜而作歌

郑公骑驴踏冰雪,山人效之在暑月。

触暑江关途路长,那免尘埃生一蹶。

鸣声粗急极可怪,晋贤闻此翻叫绝。

好尚从来不可齐,若辈要知非俊物。

山人烱鉴端在兹,扶携颠覆将属谁。

负重宁无千里骨,致远良藉层霄姿。

街亭统军败蜀绩,陈陶流血倾唐基。

用才衡量各有分,大小倒置鸩毒随。

前车之戒亦仁爱,山人好游终不悔。

轻装侧帽转风流,缓镫垂鞭多意态。

真成诋驴被驴笑,栖霞山色方清峭。

冻蕊含烟应候开,飞觞石上参孤啸。

回首天门光若拭,高轩八驺能者得。

日暮徘徊古道旁,我为山人重太息。

形式: 古风

答林坦庵

当年谪客喜投閒,困顿戎车又入关。

天下可怀惟老友,生前能踏几名山。

常因赤子劳心计,拟借青春拭鬓斑。

别业横塘松径远,何时蜡屐访潺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以枯银鱼饭客伯驺曰是少陵所赋白小也予谓少陵不及枯者补十二韵

入箸连千族,宁嗟尽取难。

封题离密网,琐碎侑加餐。

饪觉霜条短,箱馀玉缕乾。

劲如骄骨鲠,名略慰饥寒。

小品捞波得,微生曝日残。

非鲜仍水错,为腊类蔬盘。

乙去针芒细,苞来道路宽。

制常因市贾,饷岂藉渔官。

图赞当论寸,刀砧荷独完。

自须班脯醢,不复恋波澜。

廉吏悬无策,高门铗再弹。

娱宾聊佐酒,笑比素丝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