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无题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

东风官柳舞雕墙。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

形式: 词牌: 酒泉子

翻译

流水无情送客,潮水拍打着空城,人因离愁而头发变白。听到离别之歌,我不禁抱怨夕阳无情,催人离别,顿生断肠之痛。
东风吹动,柳枝在雕花的宫墙上漂浮。离宫别院里,群花因伤感时节而落泪。双燕声声,好像诉说历代兴亡之事。

注释

空城:石头城,建康的旧称。
离歌:叶梦得《满庭芳》:“一曲离歌,烟村人去。”
雕墙:雕花的宫墙。

鉴赏

这首诗以流水和潮水的无情流转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潮到空城头尽白",写出了潮水涨落时的冷寂,暗示了城市的荒芜和人事的变迁。"离歌一曲怨残阳",借离别之歌和夕阳余晖,渲染出浓重的离愁别绪。

"断人肠"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深的哀伤,触动人心。接下来的"东风官柳舞雕墙",通过描写春风中的柳树摇曳,暗示了皇宫的衰败和往昔荣华的消逝。"三十六宫花溅泪"更是夸张地表现了宫殿的荒凉,花朵仿佛也在为王朝的兴衰而哭泣。

最后,"春声何处说兴亡"以春天的声音寓言历史的沉浮,却无人能述说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燕双双"则以成双成对的燕子反衬出皇宫的孤寂,更添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酒泉子·无题》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王朝兴衰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无奈与哀愁。辛弃疾的词风豪放,但此篇却透露出深沉的哀婉,展现了他多面的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纪壁间题

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秋月春花。

输与寻常姊妹家。水村山驿。日暮行云无气力。

锦字偷裁。立尽西风雁不来。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一)宿僧房有作

僧窗夜雨。茶鼎熏炉宜小住。却恨春风。

勾引诗来恼杀翁。狂歌未可。且把一尊料理我。

我到亡何。却听侬家陌上歌。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二)

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更莫惊疑。

刚道人生七十稀。使君喜见。恰限华堂开寿宴。

问寿如何。百代儿孙拥太婆。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婆罗门引(其三)晋臣张灯甚盛,索赋。偶忆旧游,末章因及之

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人间叠作仙鳌。

最爱金莲侧畔,红粉袅花梢。

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曲江画桥。记花月、可怜宵。

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

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人共柳、那个无聊。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