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崎岖走上方,浩荡取秋光。
台上经樛女,江天入夜郎。
华夷凭槛远,兴废引杯长。
泉脉来何处,中含定慧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广州悟性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崎岖走上方,浩荡取秋光”展现了一种探索与追求的意境,仿佛在攀登高处,以开阔的视野捕捉秋天的景色。接着,“台上经樛女,江天入夜郎”两句,通过“经樛女”和“江天入夜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历史与自然融合的氛围,暗示着悟性寺的历史底蕴和壮丽景色。
“华夷凭槛远,兴废引杯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主题,诗人站在高台上,面对广阔天地,不禁感慨万千,既有对历史兴衰的深思,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悟。最后,“泉脉来何处,中含定慧香”一句,将自然之水与心灵之静结合,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如同清泉般源源不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不详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讴歌率土性之也,号泣旻天孝矣乎。
何惜扁舟系韶石,忆曾万里叫苍梧。
上世有鞭能走石,今人无铎可驱山。
一回凭膝一移足,老尽行人未老颜。
地入长沙莫叹卑,竹萌径尺旧相知。
九重才复金门籍,万里先参玉版师。
契阔累年真负口,裴徊弥月未妨脾。
渭川风味那能对,中有离骚九辨辞。
屏迹舍人巷,灌园居士桥。
花开不旋踵,草薙复齐腰。
蛤哭明朝雨,鸡鸣闇夜朝。
未能全独乐,邻里去招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