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和竹溪二首(其一)

宿昔银鞍狨覆鞯,今骑秧马垦荒田。

学神仙者丹多坏,立事功人传少全。

谁管灵均初度日,都忘弥勒下生年。

新皇早晚开宣室,定有英才对席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昔日骑着华丽的银鞍狨马,如今却骑着秧马在荒田劳作。
追求长生不老的人,丹药常常失效;而建功立业的人,事迹流传下来的却很少。
谁还记得屈原初次出生的日子,都已经忘记弥勒佛降生的年份。
新的君主何时会像汉武帝那样在宣室召见贤才,定然会有杰出人才在他面前共商国事。

注释

昔:过去。
银鞍狨覆鞯:华丽的银鞍狨马。
今:现在。
秧马:农耕时使用的简易小车。
垦荒田:开垦荒地。
学神仙者:追求长生不老的人。
丹多坏:丹药常常失效。
立事功人:建功立业的人。
传少全:事迹流传下来的很少。
灵均:屈原的字。
初度日:初次出生的日子。
弥勒:佛教中的未来佛。
下生年:降生的年份。
新皇:新的君主。
早晚:何时。
开宣室:在宣室召见。
英才:杰出人才。
对席前:在他面前。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现实生活的对比,以及对于神仙修炼和功业成就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新时代英才的期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淡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寓山林的生活态度。

"宿昔银鞍狨覆鞯,今骑秧马垦荒田。" 这两句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在的骑乘工具和环境,表达了诗人从富贵生活到隐居自然的转变。银鞍狨覆鞯象征着过去的奢华生活,而今骑秧马则显得简单而寒酸;垦荒田则描绘出一片荒芜的田野,反映了诗人目前的贫困与孤寂。

"学神仙者丹多坏,立事功人传少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修炼成仙和世间功业的看法。学神仙者往往因追求长生不老而走向极端,结果反而容易遭遇失败;而立功立业的人,其事迹被后人传颂的却寥寥无几。

"谁管灵均初度日,都忘弥勒下生年。" 这两句中,“灵均”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诗人质疑谁会记得这些仙人的初度之日;“都忘弥勒下生年”则是说人们都已经忘记了佛教中的弥勒菩萨将要降生的预言。这两句流露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新皇早晚开宣室,定有英才对席前。"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的朝代和新的英才的期待。“新皇”指的是宋朝的新帝,“宣室”是宫中的一个地方,通常用于召见臣子;“定有英才对席前”则是说一定会有才能出众的人物在这召见之际出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抒写了对世俗功业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自然、仙境和新时代英才的向往。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用王去非侍郎韵二首送林元质提干秩满造朝并呈侍郎(其二)

叔季滔滔未见刚,每闻健论意差强。

向来曾劾灯笼锦,老去聊凝画戟香。

世运横流安所止,圣朝未舍岂容藏。

几回欲上铃斋谒,衰病无因可去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用王去非侍郎韵二首送林元质提干秩满造朝并呈侍郎(其一)

戍满归来薇亦刚,策名不觉十年彊。

素无沂国三场志,曾有西山一瓣香。

晁董未能免科举,孔颜方可语行藏。

要为天下奇男子,宁论区区国与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用旧韵赠莹上人

飞锡应来从鹫岭,卓茅浑未有蜂窠。

输他灵运先成佛,笑杀僧伽改姓何。

一半芋甘堪共饱,六如语妙不须多。

珍公棒喝方行用,肯著诗仙挂搭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用石塘二林韵(其一)

夜绩旁边映隙光,忆曾参扣遍诸方。

扫眉众女偏谣诼,开口群儿亦谤伤。

后有知音分雅郑,今谁协律谱宫商。

戏衫欲脱无人付,诸子披襟直下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