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向来一雪压霾昏,晓跨征鞍傍水村。
七十二峰俱玉立,巍然更觉祝融尊。
此诗描绘了一场雪后初霁的景象,诗人骑在马上,穿越着被积雪覆盖的小村。七十二峰如同玉石般洁白耸立,而巍峨的祝融山更显得庄严肃穆。全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眼中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情感。
诗中的“向来一雪压霾昏”既设定了氛围,也为后文描写打下基调。"晓跨征鞍傍水村"则展示了诗人的行进情境,通过动作勾勒出人物的活跃姿态。
“七十二峰俱玉立”一句,不仅描绘了雪后的山峰之美,更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数字“七十二”的使用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宏大的感觉,而将峰峦比作“玉立”,则是对其纯洁与坚不可摧的形象化描绘。
最后,“巍然更觉祝融尊”一句,通过“巍然”二字传达了山峰的雄伟和险峻之感,同时“祝融尊”的提及,使得景物在诗人心中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具有某种超验的神圣性。这样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令人仿佛置身于这壮丽山川之中,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扰扰人心随渺茫,更于底处问穹苍。
今朝开霁君知否,春到无边花草香。
窗前新竹净娟娟,借我风凉一榻眠。
试问庄周说鹏鴳,何如洙泗举鱼鸢。
扬州风物故依然,梦想他时楚水边。
乞与灵根归自种,梢头茧栗看新年。
贡包馀璧小盘龙,独占人间第一功。
乞与清风行万里,为君一洗瘴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