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为彼散乱人,故现如是相。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菩萨入定的状态与慈悲心怀。"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即海龙王,象征着永恒的宁静与智慧。这句话表明观音菩萨始终处于冥想与觉悟之中,没有一刻不在定中。"无有不定时"强调了这种状态的恒久不变。
接下来的两句"为彼散乱人,故现如是相"揭示了观音菩萨显现其形象的原因。"彼散乱人"指的是那些心绪不宁、思绪纷飞的人们。观音菩萨为了帮助这些迷失在世俗杂念中的人们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指引他们走向正道,特意以这样的形象出现。这体现了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以及对所有众生无尽的关怀和救赎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观音菩萨的入定状态及其对众生的慈悲行为,展现了佛教中菩萨形象的崇高与伟大,同时也传达了佛法中关于冥想、智慧与慈悲的重要理念。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主人公诺听我语,死生流转无停住。
今日忙兮明日忙,灵光一点何时悟。
主人公诺听我道,贪名逐利何时了。
争如识取自家珍,灵光灼灼无边表。
主人公诺听我劝,浮生莫作欺瞒汉。
暗里虽然瞒得来,明中依旧还消散。
主人公诺听我说,百岁光阴如电掣。
四十五十不回头,问君更待何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