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滴滴禁漏起,三十六宫争捲帘。

斜阳古岸归鸦晚,红蓼低沙宿雁愁。

霜彫曲径寒芜白,雁下遥村落照黄。

恩威欲寄黄丞相,仁信先闻郭细侯。

兵气此时来世上,文星今日到人间。

降因天下思姚宋,出为儒门继孔颜。

丹灶河车休矻矻,蚌胎龟息且绵绵。

驭景必能趋日域,骑箕终拟蹑星躔。

返朴还淳皆至理,遗形忘性尽真铨。

形式:

翻译

铜壶滴水报晓钟声起,皇宫内院争先卷帘忙。
夕阳西下乌鸦归巢晚,红蓼低地沙洲宿雁忧伤。
霜冻弯曲小径白茫茫,大雁南飞遥村映黄光。
恩德威严想告知黄丞相,仁义信誉先传给郭细侯。
战事烽烟此刻现世间,文星璀璨今朝照人寰。
降生因天下期盼姚宋贤,走出书斋接续孔颜道统。
修炼丹炉不再劳心力,如蚌胎龟息暂且安详。
驾驭光影定能达日边,骑乘箕星终将踏星轨。
回归质朴复归淳朴道,忘却形骸抛却物我真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光庭的作品,内容丰富,意境独特,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铜壶滴滴禁漏起”,以铜壶滴水比喻时间的流逝,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景。紧接着,“三十六宫争捲帘”则展现了宫廷生活中的奢华与忙碌,帘幕被频繁地卷起,可能暗示着宫廷中人们的忙乱和不安。

“斜阳古岸归鸦晚”,通过夕阳下的老树和归巢的乌鸦,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又宁静的氛围。随后的“红蓼低沙宿雁愁”则以红蓼(一种水生植物)和低沙(浅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雁鸟所寄托的情感。

“霜彫曲径寒芜白”,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风景图,以霜花覆盖的小路和凛冷的荒草,表现出一种萧瑟、寂静的氛围。而“雁下遥村落照黄”则延续了对自然的细腻描写,通过远处的村庄和夕阳的余晖,传达了一种淡远而又温暖的情感。

接下来,“恩威欲寄黄丞相,仁信先闻郭细侯”,诗人提及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黄丞相和郭细侯,以表达自己对他们品德的敬仰之情。这里通过“恩威”、“仁信”等词语,传递了对忠诚、宽厚品质的赞美。

紧接着,“兵气此时来世上,文星今日到人间”,诗人描绘了一种时代变迁中的英雄辈出和文化繁荣的景象。“兵气”指的是武力或战争的氛围,而“文星”则象征着文学、学术的光芒。

随后的“降因天下思姚宋,出为儒门继孔颜”,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和文化传承的敬仰之情。这里提到的“姚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人物,而“儒门继孔颜”则强调了儒家学说的重要性和它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丹灶河车休矻矻,蚌胎龟息且绵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再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悠长的情感。这里,“河车”、“蚌胎龟息”等意象都营造了一种平和、持久的氛围。

“驭景必能趋日域,骑箕终拟蹑星躔”,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和追求。这里,“驭景”、“趋日域”等字眼,都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最后,“返朴还淳皆至理,遗形忘性尽真铨”,诗人提倡一种回归自然、纯朴生活的哲学观念。这里,“返朴还淳”强调了对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向往,而“遗形忘性”则象征着超脱物质和世俗束缚,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和真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人物品德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3)

杜光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 字:圣宾
  • 号:东瀛子
  • 籍贯:缙云
  • 生卒年:850—933

相关古诗词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 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三绝句(其一)楸花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三绝句(其二)鸬鹚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