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二)曹先生远模

虞庠敬老首乡耆,八秩华龄共祝釐。

齿德俱尊今柱石,清高无比古宗彝。

宦途扬历才惊世,泮水重游行可师。

循吏儒林应合传,此邦祭酒复奚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祝廷华在《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中的第二首,献给曹远模先生。诗中以“虞庠敬老”为题,表达了对年长者的尊敬与赞美之情。

首句“虞庠敬老首乡耆”,点明了主题,即对年长者的尊敬和重视。接着,“八秩华龄共祝釐”描绘了众人共同庆祝老人八十岁寿辰的场景,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齿德俱尊今柱石,清高无比古宗彝”,高度赞扬了老人的品德和威望,将其比作国家的支柱和古代的宗庙彝器,形象地展现了老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宦途扬历才惊世,泮水重游行可师”两句,既是对老人过去仕途成就的肯定,也暗示了其人格魅力和智慧如同泮水之水,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最后,“循吏儒林应合传,此邦祭酒复奚辞”表达了对老人作为循吏(遵循法律和道德的官员)和儒林(儒家学者群体)代表的认可,以及对其在地方教育和文化传承中所起作用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深情地颂扬了老人的高尚品德、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体现了对年长者的尊重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辈的礼遇和尊崇。

收录诗词(304)

祝廷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 字:丹卿
  • 号:颜丞

相关古诗词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三)章先生寄周

昔年乘兴屡联吟,阔别多时感慨深。

芳草乍曾经雨洗,垂杨渐有向春心。

再看庾亮楼头月,重理成连海上琴。

惠我锦屏犹在笥,感君珍重锡南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四)沙先生君敏

乡邦文献最关心,小品琅琅屡盥吟。

剑出丰城含锐气,琴调太古有清音。

者番鸡黍迎王粲,他日龙头属华歆。

郭璞题诗赠温峤,异苔毕竟是同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五)周先生雪昆

理学名孺泽孔长,濂溪氏族盛江乡。

逵鸿振羽仪宾馆,海燕和鸣入射堂。

才识到今推艺苑,文章自昔重胶庠。

西郊十里寻芳草,出郭先闻翰墨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六)章先生慰农

故纸钻研夜复晨,隆冬两度剧伤神。

敢誇造凤空前哲,常恐穷鱼累故人。

南郭开襟愁露肘,西园著集健吟身。

过庭诗礼趋承久,愿假珍闻侑众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