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京城在处闲人少,唯共君行并马蹄。
更和诗篇名最出,时倾杯酒户常齐。
同趋阙下听钟漏,独向军前闻鼓鼙。
今日春明门外别,更无因得到街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宁静与孤独氛围。开篇“京城在处闲人少,唯共君行并马蹄”表达了诗人在京城中感到寂寞,与朋友王侍御并辔而行的情景,显得异常亲切。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和诗篇名最出,时倾杯酒户常齐”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的文艺交流和情感寄托,他们共同享受着诗歌的美好,同时也在饮酒中寻找慰藉。
“同趋阙下听钟漏,独向军前闻鼓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王侍御共同经历的场景,从皇宫到边疆,他们都有着各自的职责和使命。这些细节增添了一种时代感和深远的意境。
“今日春明门外别,更无因得到街西”则是对离别情景的进一步描写,诗人在春日的明媚阳光中与朋友告别,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不舍。最后一句“更无因得到街西”,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他到达朋友即将前往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行为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深厚的情感,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理。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仙郎白首未归朝,应为苍生领六条。
惠化州人尽清净,高情野鹤与逍遥。
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终日政声长独坐,开门长望浙江潮。
病来辞赤县,案上有丹经。
为客烧茶灶,教儿埽竹亭。
诗成添旧卷,酒尽卧空瓶。
阙下今遗逸,谁瞻隐士星。
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
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鹿头城。
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
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
端坐吟诗忘忍饥,万人中觅似君稀。
门连野水风长到,驴放秋原夜不归。
日煖剩收新落叶,天寒更著旧生衣。
曲江亭上频频见,为爱鸬鹚雨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