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
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鹿头城。
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
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勇猛将领的英武形象,展现了古代军事将领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开篇“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两句,表明这位将军在年轻时便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洞察力,对任何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的异常现象都保持警觉。
接着,“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鹿头城”两句,说明了他不仅地位尊贵,而且很早就踏上了一条充满荣耀和挑战的道路,并且在多次战斗中取得显赫的成就。龙尾道与鹿头城都是古代军事行动的地名,用以象征将领所经历的艰难险阻。
“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两句,则描绘了这位将军平日里常常参与讨论边疆事务,并且深受君主信任,掌握着重要的军事力量。"委曲"一词表明他在接受恩泽时态度谦逊。
最后,“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两句,预示了这位将军即将承担起平定西域(安西)的重任,并且他的功绩将会被刻在石碑上,永垂青史。"凌烟阁"是古代皇宫中用于颁布重要文书的高台,这里象征着官方对他功绩的认可和赞誉。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将军过去英雄事迹的回顾,以及对其未来壮举的期待,表现了作者对赵将军深深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端坐吟诗忘忍饥,万人中觅似君稀。
门连野水风长到,驴放秋原夜不归。
日煖剩收新落叶,天寒更著旧生衣。
曲江亭上频频见,为爱鸬鹚雨里飞。
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馀。
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
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
篱落荒凉僮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
蹇驴放饱骑将出,秋卷装成寄与谁。
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
姓名未上登科记,身屈惟应内史知。
衔命南来会郡堂,却思朝里接班行。
才雄犹是山城守,道薄初为水部郎。
选胜相留开客馆,寻幽更引到僧房。
明朝从此辞君去,独出商关路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