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八义荣司谏自福庆山见过奉陪游西岩以新茶享石佛抵暮出山明日成古诗一章为谢云

穷巷绝舆马,衡门翳蒿莱。

烦公赤墀步,踏我幽径苔。

念旧昔云有,此道今微哉。

俗薄风义重,稍压万古回。

衣冠冒暑至,笑语带凉来。

愧无一尊酒,临风相对开。

乃得陪杖履,崎岖访岩隈。

野寺生网虫,长廊阒颠摧。

晬容守孤殿,坐对寒炉灰。

公独屑琼草,芬馨荐中怀。

但念石佛古,岂顾多尘埃。

妙语入幽隐,高情肆徘徊。

良觌若易夺,半规忽西颓。

溪分隔流水,归途恨难偕。

独立久瞻望,烟林绿洄洄。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巷里车马绝迹,简陋门户被杂草遮蔽。
劳烦您走下红砖台阶,踏入我这满是青苔的小路。
忆往昔,这条路曾繁华,如今却衰微。
世风日下,但道义犹在,稍稍抵挡住时光的流转。
尽管盛夏炎热,衣冠人士仍来访,笑声带走了凉意。
惭愧无酒可待,只能在风中相对而坐。
得以陪伴您,一同拄杖漫步,探访山岩之侧。
野外寺庙虫声嘈杂,长廊空荡破败。
她独自守着孤寂的殿堂,面对冷炉灰烬。
您独自品味琼草的芬芳,将其献于心中。
只怀念古石佛,不介意尘埃满身。
妙语深入幽静,高尚情怀四处游荡。
美好的相遇似乎易逝,太阳渐渐西沉。
小溪分开流水,归途遗憾难以同行。
长久站立远望,烟雾笼罩的树林绿意盎然。

注释

穷巷:深巷。
衡门:简陋门户。
翳:遮蔽。
蒿莱:杂草。
赤墀:红砖台阶。
幽径:小路。
微:衰微。
俗薄:世风日下。
风义:道义。
尊酒:酒杯。
杖履:拐杖和鞋子。
崎岖:山路不平。
岩隈:山岩之侧。
晬容:孤独的面容。
琼草:美草。
尘埃:灰尘。
妙语:巧妙的话语。
良觌:美好的相遇。
西颓:太阳西沉。
归途:回家的路。
绿洄洄:绿意浓厚的树林。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郑刚中在偏远的山间与朋友义荣司谏相遇的情景。诗的开头写两人在人迹罕至的小巷和简陋的门前相会,感叹世事变迁,传统的道德风尚渐行渐远。接着,他们不顾酷暑,愉快地交谈,虽然没有美酒,却因友情深厚而感到满足。他们一同漫步崎岖山路,探访荒凉的寺庙,石佛前品茗,享受清静时光。

义荣司谏的来访和对石佛的敬意让诗人深感荣幸,他赞赏朋友的高雅情趣和超脱世俗的态度。然而,美好的相聚时光转瞬即逝,夕阳西下,他们不得不分手,诗人望着溪流,心中充满离别之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感慨。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午睡

藜羹饭脱粟,穷达未须计。

日中困炎曦,到枕即昏睡。

营营百为扰,合眼尽遗弃。

翛然一榻间,烂熟见真意。

欲识太古风,去此不多地。

我愿四海平,圭窦永无事。

夏卧法曹簟,冬梦公孙被。

形式: 古风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元宵不止

人图作元夜,剪纱累红莲。

天欲下膏泽,万瓦飞流泉。

烧灯雨何损,不过市井喧。

春若无此雨,从谁觅丰年。

痴儿騃女临管弦,见雨不止意缺然。

百千灯光祗照夜,山下一犁知几钱。

人间万事有轻重,况是作止当从天。

形式: 古风

壬寅年南游离白沙

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

昏濛失冈峦,咫尺见行路。

我独何区区,犯此寒色去。

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

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

又无二顷田,林泉闭门户。

方此念友朋,升斗活车鲋。

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谁负。

形式: 古风

天寒

清寒作新雪,玉花仅堆积。

云破煦朝曦,数霤忽消释。

馀阴变小雨,颇似烟羃羃。

时见庭前槐,枯梢水珠滴。

破愁无尊酒,慰眼有书籍。

涵泳度穷年,所得固清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