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华州王司士

淮水不绝涛澜高,盛德未泯生英髦。

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淮河的波涛汹涌,浪花高卷不断
高尚品德并未消逝,激励出众多杰出人物

注释

淮水:指淮河,中国东部的重要河流。
涛澜:形容波涛汹涌。
盛德:高尚的品德。
英髦:杰出的人物,英才。
负:承担,这里指被赋予重任。
庙堂:朝廷,代指国家权力中心。
器:才能或重任。
赠宝刀:赠送珍贵的宝刀,象征着支持和期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题为《赠华州王司士》。从鉴赏角度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品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期待。

开篇“淮水不绝涛澜高”一句,以淮河奔腾不息的波涛比喻王司士的才华和抱负,如同这股不可阻挡的河流,显示出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紧接着“盛德未泯生英髦”则是对王司士品德高尚、气质不凡的赞誉,“未泯”表明其美德尚未完全展现,而“生英髦”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英俊非凡的气质。

后两句“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诗人表达了对王司士早已承载重任和期待其再次展现才华的肯定。这里的“庙堂器”指的是重大的事业或重托,而“宝刀”则象征着高贵、锋利的才能或手腕,通过赠送宝刀的动作,诗人强调了王司士在今日仍需发挥其才华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特有的豪放风格,也传达了一种对友人的深切期望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赠何七判官昌浩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赠别从甥高五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

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

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

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

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

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

与尔共飘飖,云天各飞翻。

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

贫家羞好客,语拙觉辞繁。

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

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阔。

蓄积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

忽见无端倪,太虚可包括。

去去何足道,临岐空复愁。

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裯。

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

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

形式: 古风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形式: 古风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

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

觉罢揽明镜,鬓毛飒已霜。

良图委蔓草,古貌成枯桑。

欲道心下事,时人疑夜光。

因为洞庭叶,飘落之潇湘。

令弟经济士,谪居我何伤。

潜虬隐尺水,著论谈兴亡。

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

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

吾将抚尔背,挥手遂翱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