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华夷图

别手应难及此精,须知攒簇自心灵。

始于毫末分诸国,渐见图中列四溟。

关路欲伸通楚势,蜀山俄耸入秦青。

笔端尽现寰区事,堪把长悬在户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观华夷图》由唐末宋初时期的诗人伍乔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一幅描绘华夷之图的赞叹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画作与自然景观、地理概念巧妙结合,展现出作者对艺术与现实世界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别手应难及此精”,赞美了画师技艺的高超,非同凡响的手艺难以企及。接着“须知攒簇自心灵”进一步强调了画作背后艺术家的心灵世界,表明作品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情感与思想的凝聚。

“始于毫末分诸国,渐见图中列四溟”两句,以“毫末”与“四溟”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画作从局部到整体的构建过程,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广阔的世界。这里,“四溟”指的是四海,象征着世界的辽阔与多样。

“关路欲伸通楚势,蜀山俄耸入秦青”则通过具体的地理元素,如关隘、楚地、蜀山、秦地,展现了画作中蕴含的地理知识与历史背景,同时也暗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与交融。

最后,“笔端尽现寰区事,堪把长悬在户庭”表达了画作不仅是一幅视觉艺术作品,更是一个浓缩了世界万象、能够长期悬挂于家中的精神寄托。这句话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艺术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综上所述,《观华夷图》不仅是一首对艺术作品的赞美诗,也是对艺术与生活、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关系的探讨。伍乔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画作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与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2)

伍乔(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月不详,南唐庐江人(今安徽省中部偏南、巢湖西南岸),自幼入庐山国学,工诗文。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后官歙州通判、考功员外郎。年70卒

  • 生卒年:943

相关古诗词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

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岸边。

归思几随千里水,离情空寄一枝蝉。

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

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暮冬送何秀才毗陵

匹马嘶风去思长,素琴孤剑称戎装。

路涂多是过残岁,杯酒无辞到醉乡。

云傍水村凝冷片,雪连山驿积寒光。

毗陵城下饶嘉景,回日新诗应满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龙潭张道者

碧洞幽岩独息心,时人何路得相寻。

养生不说凭诸药,适意惟闻在一琴。

石径扫稀山藓合,竹轩开晚野云深。

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

五老云中勤学者,遇时能不困风尘。

束书西上谒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

别馆友朋留醉久,去程烟月入吟新。

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鸾栖有异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