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唐人边庭四时怨(其二)

草生边地夏初回,暑雨刀耕白漠开。

愁杀赤亭飞鸟断,行人何事火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夏季初回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

首句“草生边地夏初回”,以“草生”二字点明季节变化,暗示边地的自然环境在夏季初回时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边地”不仅指地理上的边界,也暗含着边疆特有的荒凉与辽阔,与“夏初回”的温暖生机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生机盎然又略带苍凉的氛围。

次句“暑雨刀耕白漠开”,进一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独特景象。暑雨,即夏日的雨水,为干旱的沙漠带来了生机,而“刀耕”则是古代农耕方式的一种,形象地展示了边疆人民利用有限资源,适应恶劣环境的生活智慧。此处的“白漠”特指沙漠,与前文的“边地”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边疆地区在夏季雨水滋润下逐渐复苏的画面。

第三句“愁杀赤亭飞鸟断”,通过“愁杀”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环境的深切感受。赤亭,可能是指边疆地区的一个地标或特定地点,飞鸟断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飞鸟都感到忧愁和不安。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间接反映了边疆地区环境的艰苦和对人的影响,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行人何事火山来”,将视角转向边疆的人们,提出疑问:“为何有人会来到这火山般艰苦的地方?”这里不仅是对边疆生活条件的直接描述,也是对边疆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通过“何事”一词,诗人似乎在反思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发读者对边疆开发与保护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展现了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边疆人民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边疆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边疆人民生存环境的同情和思考。

收录诗词(10)

周永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苏州籍。诸生。著有《东冈诗钞》。○升逸修己自好如处子,然及发言为诗,逸情云上,直欲希风开、宝以仰窥汉京,友生中不易才也。五十馀不肯见人,惟家方舟与余过之,谈谐不倦。予通籍归里后,并不能一见矣。时或议其为僻、疑其为矫,余益重其为人

  • 字:升逸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拟唐人边庭四时怨(其三)

昨夜西风入戍楼,前军移帐急防秋。

阴山猎火龙沙月,同照征夫出塞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拟唐人边庭四时怨(其四)

万堡云迷朔气凝,雪深马足失超腾。

浑脱终岁防飞渡,况复黄河十月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捣衣曲

一夕凉生秦女机,砧声不待雁南飞。

谁知万里黄云戍,已有新霜上铁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宿灵隐寺梵香阁晓起眺望

晚从冷泉游,遂止招提境。

入门闻清钟,孤阁夜方永。

倾耳听泉声,声喧意弥静。

朝来小雨过,宿雾散高岭。

凭窗见层峰,涧壑殊清迥。

不知晓云过,但觉衣裳冷。

清飙动林薄,初日照山影。

行当访韬光,直上松云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