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上人送墨梅来求诗还乡

南岳有云留不住,东归结伴过湘湄。

解将疏影横斜句,不换垂珠的皪诗。

癯甚鸢肩寒入画,清哉鹤骨老难医。

定知入岭风烟暮,正及追胥馈岁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题为《光上人送墨梅来求诗还乡》。诗中描绘了南岳云雾缭绕,光上人携墨梅归乡的情景,以梅喻人,寓意深远。

首联“南岳有云留不住,东归结伴过湘湄”,开篇即以南岳云雾起兴,象征着光上人虽被美景所留恋,但最终仍决心东归,与同伴一同渡过湘江,展现其坚定的意志和对故乡的思念。

颔联“解将疏影横斜句,不换垂珠的皪诗”,运用拟人手法,将墨梅的疏影横斜比作诗句,表达了光上人以诗言志,以梅寄情,不以物质交换为代价,展现了他高洁的人格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颈联“癯甚鸢肩寒入画,清哉鹤骨老难医”,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光上人瘦削的身形如同画中的鸢鸟,清高的气质犹如鹤骨,即使年老也难以医治,突出了他的超凡脱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定知入岭风烟暮,正及追胥馈岁时”,预示着光上人即将踏入山岭,面对暮色苍茫,但他恰逢时节,可以与亲人团聚,享受归家之乐,表达了对光上人归乡的祝福和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光上人归乡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艺术和亲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其高洁的人格魅力,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送琼大师归禅寂

近闻禅寂似丛林,总众能为世所钦。

百巧难磨真实行,两涂不改岁寒心。

衣今椹色如栗色,语未吴音变楚音。

盛夏入城缘厎事,扁舟湘水独相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道法师

道公胆大过身躯,敢逆龙鳞上谏书。

独欲袒肩担佛法,故甘引颈受诛锄。

三年窜逐心无愧,万里归来貌不枯。

他日教门纲纪者,近闻靴笏趁朝趋。

形式: 七言律诗

谷山沙弥求诗

十里松风长不老,一庭秋色为谁闲。

偶逢此日休新夏,偏见耆年忆故山。

贫里有秋同举箸,法中添口共开颜。

偶然弄笔成诗句,乘兴留题屋壁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罗道人

蜕尘标韵矫翔鸾,鬓发楼飕风露寒。

脱舄骨飞何日见,解衣沐浴万人看。

肯来从我翛然住,皆说他人屈致难。

戏作猫声行聚落,自忘身是晋郎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