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二)

闷红颦翠,惜流年、忍对艳阳时节。

白玉楼成人去后,两地音尘都绝。

鸾鉴分飞,梦云零乱,欢意今衰飒。

墨痕红淡,忆曾题遍红叶。

须信后约难凭,臂啮鬟剪,也只成虚说。

满眼凄凉无限事,付与丁香愁结。

欲语情酸,临岐步懒,怅望兰舟发。

出门谁伴,泪昏一片孤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沉闷的心情下,她皱着眉头,惋惜时光流逝,却不得不面对明媚的阳光季节。
白玉楼中的人离开后,我们的联系彻底断绝,两地音讯全无。
如同鸾鸟分飞,梦境纷乱,往日的欢乐如今已变得稀疏和落寞。
墨迹渐渐淡去,那些曾经在红叶上题写的誓言,如今只剩回忆。
相信以后的约定难以实现,即使有誓言相随,也无法兑现,只是空谈。
眼前尽是凄凉之事,只能寄托给丁香花的愁绪。
想说却心情苦涩,站在岔路口,脚步慵懒,望着远去的兰舟心生惆怅。
出门时无人陪伴,只有孤月下的泪水模糊了视线。

注释

闷红:形容心情沉重,脸色暗淡。
颦翠:皱眉,形容女子哀愁。
流年:指岁月,时光。
艳阳时节:明媚的阳光季节。
白玉楼:富丽堂皇的楼阁,常代指女子居所。
音尘:消息,音讯。
鸾鉴:鸾鸟镜子,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梦云:梦境中的云彩,象征飘忽不定的思绪。
欢意:欢乐的情绪。
丁香愁结:丁香花象征愁思,比喻深深的愁绪。
临岐:面临岔路口,比喻人生抉择时刻。
兰舟:古代对船的美称,此处可能指恋人乘坐的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深切的离别之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与哀伤。首句“闷红颦翠”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春日暖阳之下的寂寞与静谧氛围,而“惜流年、忍对艳阳时节”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光阴易逝的哀伤和无奈。

随后的“白玉楼成人去后,两地音尘都绝”透露出一种深刻的人生离合之感。白玉楼作为一个美好的地方,因为人的成长和离别,而变得遥远且无法触及,这种情感的割裂在诗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鸾鉴分飞,梦云零乱”则是对逝去事物的一种幻灭感受。鸾鉴(古代一种美丽的鸟)与梦云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混沌与失落。

“欢意今衰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的情绪,而“墨痕红淡,忆曾题遍红叶”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回忆和留恋。墨痕代表着文字的印记,红叶则象征着秋日的凋零与逝去,这两者结合起来,无疑是在强调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

“须信后约难凭,臂啮鬟剪,也只成虚说”表达了对未来承诺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对于过往无法重回、对未来无法把握的无力感。

“满眼凄凉无限事,付与丁香愁结”则是整个诗篇情感高潮的一种总结。这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更表现了对于现实中的种种凄凉事物无法释怀的心境。

“欲语情酸,临岐步懒,怅望兰舟发”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兰舟的启航不仅象征着离别,也代表了对未来某种美好的向往与期待,但这种期待又带有一丝丝的犹豫和不确定。

最后,“出门谁伴,泪昏一片孤月”以一种绝望而哀伤的情感作为诗篇的收尾。出门无人相伴,与泪水模糊了视线的一轮孤独明月,共同构成了一幅凄美而又孤寂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精致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多彩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力感。其艺术魅力在于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使人不禁沉浸于这份哀美之中。

收录诗词(152)

石孝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 字:次仲
  • 籍贯:江西南昌
  • 生卒年:1166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五)上德安王文甫生辰

麦秋天气,正玉杓斡暑,熏弦鸣律。

浴佛生朝初过也,还数佳辰三日。

筮水呈祥,梦熊叶庆,宝运符千一。

太平朝野,异人端为时出。

须信家世蝉联,乃翁遗范在,子孙逢吉。

雾隐巢云聊寄傲,行矣飞英腾实。

瀑布泉清,炉峰气秀,光映霞觞溢。

萱堂争看,彩衣红堕双橘。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质]韵

念奴娇(其三)

平湖阁上,正残虹挂雨,微云擎月。

万顷琉璃秋向冷,忍便翠销红歇。

北海樽罍,西园游宴,兴逸湖山发。

飞尘不到,坐移蓬岛珠阙。

莫厌笑口频开,少年行乐事,转头胡越。

公子多情真爱客,敢惮深杯百罚。

太一舟轻,芙蓉城锁,醉指神仙窟。

乘风归去,尽教吹乱华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月]韵

画堂春

寒蛩切切响空帷。断肠风叶霜枝。

凤楼何处雁书迟。空数归期。

□□沈腰春瘦,却成宋玉秋悲。又还辜负菊花时。

没个人知。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青玉案

征鸿过尽秋容谢。卷离恨、还东下。剪剪霜风落平野。溪山掩映,水烟摇曳,几簇渔樵舍。

芙蓉城里人如画。春伴春游夜转夜。别后知他如何也。心随云乱,眼随天断,泪逐长江泻。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