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承制知永康军

铁骢黄金羁,年少蜀城守。

蜀城临古江,正在离岸口。

离岸李凉凿,其利实不久。

既避沫水害,又以溉田亩。

大此百民宜,遗祠奉牲酒。

行当谨厥事,无乃为政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铁骢马配着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年轻的蜀城官员在守卫。
蜀城坐落在古老的江边,正位于码头口。
码头边的李姓人凿出的渠道,功效其实并不持久。
它既能防止洪水灾害,又能灌溉农田。
这对百姓百姓来说非常有益,人们在祠堂供奉祭祀和献上美酒。
应当谨慎处理这些事务,这可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开端。

注释

铁骢:一种毛色如铁青的骏马。
黄金羁: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年少:年轻。
蜀城守:蜀地的守官。
古江:古老的江。
离岸口:码头。
李凉凿:李姓人凿出的渠道。
其利:它的功效。
沫水害:洪水灾害。
溉田亩:灌溉农田。
大此百民宜:对百姓有很大益处。
遗祠:遗留的祠堂。
牲酒:祭祀用的酒。
谨厥事:谨慎行事。
无乃:恐怕。
为政首: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有为的蜀城守将,骑着铁骢马,配以黄金装饰的马羁,形象威武。他所管辖的城市位于古老的江边,地理位置显要,临近江岸。诗中提及的"离岸李凉凿",可能是指在江边开凿的防洪设施,以防止沫水带来的灾害,并且还能灌溉农田,对百姓生活有着极大的益处。诗人建议这位官员在处理政务时要谨慎,因为他的举措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可以说是施政的首要之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赞美了地方官的职责与智慧,同时也寄寓了对民生福祉的关心,体现了宋代诗歌关注社会现实的特点。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望夫石

征骨化为尘,柔肌化为石。

高山共苍苍,临水望脉脉。

青云卷为发,缺月低照额。

千古遗恨深,终不见车軏。

形式: 古风

望仙亭

公来有馀乐,所乐为郡间。

讼稀聊自适,静胜以纾颜。

清轩开晓幔,历历见淮山。

山色洗新雨,佳期如可攀。

代异鸡犬去,时平草木闲。

试望天衢近,飞驾应此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望芒砀山

出舟跳古岸,林外见脩冈。

回头问榜子,前巘是芒砀。

其颠有高庙,松柏郁苍苍。

迤逦堆阜属,萧条茆叶黄。

千古收王气,一川平夕阳。

人家才四五,鸡犬自相望。

尚尔想新丰,谁复思沛乡。

临流一举酒,可以喻悲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梅雨

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

湿菌生枯篱,润气醭素裳。

东池虾蟆儿,无限相跳梁。

野草侵花圃,忽与栏干长。

门前无车马,苔色何苍苍。

屋后昭亭山,又被云蔽藏。

四向不可往,静坐唯一床。

寂然忘外虑,微诵黄庭章。

妻子笑我闲,曷不自举觞。

已胜伯伦妇,一醉犹在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