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情感状态和生活场景。她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哀伤,难以打理她的发髻,更不愿意去梳理。晚风轻拂,庭院中梅花初落,淡淡的云朵在月光下来回漂浮。
诗中的女子用玉制成的薰炉取暖,她的床帐紧闭,掩藏着她柔软的被褥,只留下一丝寒意。通犀,即古代一种美丽的装饰品,这里指女子精致的发饰,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是在室内独处时刻,她依然保持着她的妆扮和尊贵。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写,以及女子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她在美好而又寂寞的春天中所体验到的哀愁与孤独。
不详
汉族。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集校注》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