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翻译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我却漂泊天涯,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注释

挼:揉搓。
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
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
萧萧两鬓生华: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看取:是观察的意思。
观察自然界的“风势”。
故应:还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清平乐》。从鉴赏角度看,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境况的无奈。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里与爱人一起在雪地里赏玩梅花、饮酒作乐的美好记忆。这里的“醉”字,不仅是饮酒后的状态,更有对过去美好的沉醉与留恋。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现实中的孤独与悲凉。挼(niú)梅,即用手捧起或揉碎梅花,这里象征着对美好的执着与不舍,但却发现没有了往日的好意,换来的只是满身清冷的泪水。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这里的“今年”与“海角天涯”强调了时光流逝和空间距离的隔绝,诗人的两鬓(即头发两侧)已有花白,这些都是对年老孤独现状的描写。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再有赏梅机会的预感。晚来风势,或许暗示着生命如秋风中的落叶,不可挽留。因此,对于梅花,这些都是难以再次欣赏的景象。

总体而言,李清照在这首词中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孤独与衰老无奈的心情。诗句间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是李清照词作中常见的主题。

收录诗词(92)

李清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集校注》

  • 籍贯:山东省济南章丘
  • 生卒年: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菩萨蛮(其一)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