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园居杂兴八首(其六)》描绘了农耕生活中的情景。首句“荷锄出东皋”,以简练的动作展现了农夫早出劳作的形象,"东皋"暗指田地。接下来,“我黍忽已苗”表达了对农作物生长的惊喜和关注,然而“苗短不自持”又流露出对作物生长缓慢的忧虑。
“百草势转骄”通过对比,写出杂草繁茂,反衬出作物的弱势,显示出农事的艰辛。“良苗异本根,芜秽乃独超”进一步强调了作物与杂草的区别,暗示了农人对庄稼精心呵护的态度。
“敢辞?耘勤,永愧雨露饶”表达了农夫勤劳不辞辛苦,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流露出谦卑和敬畏之情。“周雅永思古,王风竟颓凋”借古讽今,感慨古代淳朴的农耕风尚如今已衰落。
最后两句“人生重所务,岂独在夕朝”揭示了诗人的深层思考,即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日常的劳作,更在于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执着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展示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体现了明代士人对传统美德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