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丘

空壕废堞绕营丘,一望凄然使我愁。

赐履封侯千古在,寻盟霸业此时休。

鸦啼古木西胶暮,雁落平芜北海秋。

回首江南万馀里,异乡如此若为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营丘》诗,描绘了营丘一带荒凉破败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诗中以“空壕废堞绕营丘”开篇,点明了地点和环境的荒凉,接着“一望凄然使我愁”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此景时内心的悲凉与忧郁。

“赐履封侯千古在”,诗人通过历史典故,暗指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如今却已成过往云烟。“寻盟霸业此时休”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变迁与英雄时代的终结,充满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惋惜之情。

后半部分“鸦啼古木西胶暮,雁落平芜北海秋”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乌鸦在古树间哀鸣,大雁落在广阔的草地上,秋天的寒意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感。最后,“回首江南万馀里,异乡如此若为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在异乡难以停留的无奈与伤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北海郡

齐国西行几日程,平原望望怯初行。

雨途车过泥藏辙,晴巷马来尘满城。

野色北连三晋远,河流东注两淮清。

中原土俗古云乐,老我今多万里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沈隐君

故人家住白云隈,占此崖盘与涧回。

风挟水声归径竹,日将山影上阶苔。

律书在箧身同弃,瑞检堆床手自开。

闻说蓬瀛从此达,须骑白鹿访君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晚至永乐

江干细路走羊肠,远逐钟声到上方。

水荇暝时云淡淡,径松深处月苍苍。

佛庐夜续传灯火,僧榻寒薰小篆香。

何用别寻天竺去,人言此地即慈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梅檐为天叙师赋

上人曾住大梅山,坐看檐梅眼欲穿。

白足乱迷行道日,宝花轻堕讲经天。

肯将素服欺尘梦,只许清香入梵筵。

看到常师成熟后,方知此道有真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