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重山

山盘九陇翠岧峣,太白星高手可招。

路入松关云气合,天连宝阁雨花飘。

承恩赐额开名刹,奉敕文碑荷圣朝。

晨鼓暮钟思补报,行看四海甲兵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月鲁不花的《游天重山》诗,描绘了天重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之情。

首联“山盘九陇翠岧峣,太白星高手可招”,以山势盘旋、翠绿高耸的景象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雄伟壮阔的自然世界之中。太白星的引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暗示了山峰之高,仿佛伸手可触星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路入松关云气合,天连宝阁雨花飘”,进一步描绘了登山之路的神秘与美丽。松林掩映的小径,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宝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雨花飘洒,增添了几分清幽与静谧,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

颈联“承恩赐额开名刹,奉敕文碑荷圣朝”,转而赞美了山中寺庙的庄严与历史的厚重。庙宇因帝王的恩赐而得名,碑文记载着圣朝的荣耀,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和谐共存。

尾联“晨鼓暮钟思补报,行看四海甲兵消”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对和平的渴望。晨钟暮鼓,不仅是修行的象征,也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反思。诗人期待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天下带来安宁与和平,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宏大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天重山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以及对社会和谐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山水诗。

收录诗词(11)

月鲁不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建孔子庙,延儒士为师,以教后进。历监察御史,上疏言事,帝嘉纳之。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除吏部尚书,迁大都路达鲁花赤,以刚正称。后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既而除浙西肃政廉访使。以地为张士诚所有,避往庆元,浮海北行,遇倭船,被害。谥忠肃

  • 字:彦明
  • 生卒年:1308—1366

相关古诗词

夜宿大慈山次金左丞韵

大慈名胜旧曾游,路转平湖景最幽。

岩下珠璎时散彩,林间石马尚鸣秋。

昔扶红日勋劳远,今见青山草木稠。

把酒不须评往事,海风吹月上西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育王山

育王名刹古流传,灯火于今几百年。

舍利有光垂半榻,雨花无数散诸天。

铁轮高揭晴轩外,玉几端临宝阁前。

最忆能吟澹游叟,东湖先渡月波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余尝遣仆奉商学士山水图一幅为见心禅师寿又尝与师同宿大慈山和金左丞壁间所题诗韵而师有白河影落千峰晓碧海寒生万壑秋之句故末章及之

慈云高阁起层阴,中有蒲庵老见心。

海内才名通晓苑,江南声誉冠丛林。

寄诗常愧刊文集,送画何烦赠屦金。

前月清游得三友,寒生万壑最能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简见心上人

避地东鄞郭外居,坐无斋阁出无舆。

云山满眼常观画,烽火连年近得书。

坐久颇能评海错,交深多感馈鲈鱼。

论文正欲频相过,门掩清风客到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