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潘兰史题伍德彝丙申所绘独立图(其二)

岭外逢君脱宝刀,兰莸无并恨芳膏。

林宗已老申屠隐,尘世何如独立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在边远的地区遇见你,我解下珍贵的宝刀,
兰草和莸草不能相提并论,我遗憾未能共享你的芬芳。

注释

岭外:边远的地区。
逢:遇见。
君:您。
脱:解下。
宝刀:珍贵的宝刀。
兰莸:兰草和莸草,比喻人品高洁与低劣。
无并:无法相提并论。
恨:遗憾。
芳膏:芬芳的精华,这里指高尚的品德。
林宗:古代贤者林宗,借指有德行的人。
已老:已经年老。
申屠隐:申屠,姓氏,这里泛指隐士。
尘世:世俗社会。
何如:怎么样,如何。
独立高:保持高尚独立。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黄节为潘兰史的画作《伍德彝丙申所绘独立图》所题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画家伍德彝独立人格的赞赏以及对时代变迁中高尚品格的怀念。

"岭外逢君脱宝刀",描绘了一幅在偏远之地相遇的情景,诗人以“宝刀”象征伍德彝的才华或锐气,通过“脱”字传达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气质,暗示他在艺术领域有着独特见解和精湛技艺。

"兰莸无并恨芳膏",将伍德彝比作兰花,以其高洁品质与庸俗之物(莸)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他的品性之高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庸碌的遗憾,惋惜世间少有如他这般坚守自我芳香的人。

"林宗已老申屠隐",引用了古代贤者林宗和隐士申屠的典故,表明伍德彝虽年事已高,却依然保持着隐逸高洁的生活态度,如同古代圣贤一般。

"尘世何如独立高",直抒胸臆,强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伍德彝选择保持独立的人格立场,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令人钦佩。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典故,赞扬了伍德彝的艺术才华和独立人格,同时也寓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朱仙镇谒岳王庙

百战中原今见公,庙门桧柏夕阳红。

黄龙山色余残酒,白马河声望故宫。

入洛年华输杖策,背嵬军略痛临戎。

功名三十神休笑,尚有人间铁石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汴南归道汉阳过江访黄鹤楼遗址

吹台高咏别中州,万里驱车登此楼。

去鹤江空云影晚,落梅风絮笛声秋。

诗题黄虎闻西渡,劫转红羊识上游。

今日武昌鱼可食,水兵闲着要能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诸将四首(其一)

莽莽青州鼓角悲,东方何事动藩篱。

纾边未使依疏勒,按剑徒闻讨郅支。

岂昧安危关大局,竟难功罪论当时。

降书谁委刘公岛,横海雄风百万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诸将四首(其二)

极天风鹤到澎湖,漫说炎州小一隅。

岭海春深边信急,台城秋老大军孤。

八闽地险今何恃,七道边防敌不虞。

依旧屿分三十六,义军犹欲杀倭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