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季允赴召(其一)

拥马欢呼夹道迎,诏书洛社起耆英。

史筵载笔联翁季,政路题名接弟兄。

新政期公皆一律,故交惟我得忘情。

正邦须自明伦始,要仗公开万世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送李季允赴召(其一)》。诗中描绘了热烈欢迎的场景,李季允被朝廷征召,沿途受到百姓的欢呼簇拥。"诏书洛社起耆英"一句,表明李季允因年高德劭而受到重视,被选为朝廷重臣。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他与同僚之间的关系,既有史官记录他的功绩,也有政界同仁的期待。

诗人表达了对李季允公正施政的期许,希望他在新的职位上能够统一标准,公平对待所有人。同时,诗人也感慨自己与李季允的深厚友情,可以忘却世俗之情谊。最后两句强调,治理国家必须从明确伦理开始,李季允的责任重大,他的行为将影响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也是对国家未来的寄望,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赞赏和对公正政治的追求。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季允赴召(其二)

一倾鼎否一番新,但见新人笑故人。

元祐至今迭更化,崇宁以后几权臣。

曾趋嘉定改元诏,又贺端平第一春。

长把人才留一半,今年新是去年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李季允赴召(其三)

是是非非各有心,以同为爱异为憎。

誓殽秦穆旋修怨,在莒齐威卒震矜。

事急求言常易入,位高从谏最难能。

愿公一破从前陋,万里无云皎日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送李梁山之官(其二)

质行疑似钝,至论本亡奇。

一寸虚灵地,千年德政碑。

更穷山荦确,毋叹路逶迟。

官职时来作,天公自已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李梁山之官(其一)

时论苦伊优,如君莫肯留。

乖逢惟有命,爵义不同谋。

且袖长年手,来乘浅水舟。

人间初水涨,一室自天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