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高邮

避难苍黄处处过,扁舟不复怯风波。

禹功淮海施偏少,汉业东南得最多。

几日兵强令虏退,今年米贱奈予何。

孙公乡里仍堪住,愁访山斋空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在逃难中匆忙穿行各处,小船不再畏惧风浪。
大禹治水的功劳主要在淮海地区较少体现,而汉朝的基业却在东南方收获最多。
近日军队强大迫使敌人退却,但今年粮食价格低廉让我感到无奈。
孙先生的故乡仍然可以居住,我满怀忧愁地探访他的山间书斋,只见藤蔓攀爬空荡荡的墙壁。

注释

避难:逃难。
苍黄:形容慌乱、仓促。
扁舟:小船。
禹功:大禹治水的功绩。
淮海:指淮河和东海一带。
汉业:汉朝的基业。
兵强:军队强大。
米贱:粮食价格低廉。
孙公:对孙先生的尊称。
薜萝:藤蔓,象征简朴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初到高邮》。诗中表达了诗人流离失所时乘舟避难,对禹治水和汉代兴盛在东南地区的感慨。诗人担忧战事带来的兵强和米价低廉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孙公乡的怀念,以及对山斋空寂、只有薜萝相伴的寂寥心情。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漂泊之感和个人的忧虑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别亲旧

岁暮征裘返故园,愀然去国亦难论。

独寻碧草日三径,谁在红莲夜五门。

久分云霄能割席,乍惊褴缕有离尊。

即看短发边城去,风雨仇池役梦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即事

抛尽图书避虏尘,楞伽读罢与谁亲。

波涛远屿羁游梦,风雨幽斋默坐身。

盏底不堪留酒客,句头何敢恼诗人。

和诗送酒俱休问,只恐归期误此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即事戏作五言(其二)

何处寂寥好,山城太守官。

龙钟五品服,豹变一还丹。

旧恐三杯竭,新添两角寒。

只应归去是,无责有馀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即事戏作五言(其一)

何处寂寥好,山城太守家。

轻觜木竹笋,大裹白朱砂。

君与旱莲比,实非火候赊。

一官还此是,百务莫淫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