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远思》是明代文学家宗臣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羁旅他乡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归期不可问”,直接点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归家的日期遥不可及,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失落。接着,“客思坐纷纭”一句,以“纷纭”形容思绪的杂乱无章,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白发两乡隔”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白发”与“两乡”相对照,不仅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也暗示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以及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青猿何处闻”则借猿猴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猿声在远方回荡,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日摧蜀道险,云逐楚江分”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与遥远。蜀道之难,云雾缭绕的楚江之分,既是实写路途的险峻,也是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折与起伏。这两句寓情于景,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艰辛与孤独。
最后,“尺素看鸿雁,高秋或一群”以鸿雁南飞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尺素,即书信,象征着与家乡的联系;鸿雁,寓意着传递消息的使者,同时也象征着自由与希望。高秋时节,一群鸿雁南飞的画面,既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呼应,也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远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的孤独、思念与对自由的渴望,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