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同于鳞子与元美饯别公实各赋二首(其一)

孤臣辞上国,匹马自祗园。

树影僧窥日,钟声客到门。

江湖难寓目,天地易销魂。

行念中心约,相思且勿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臣独自离开京城,骑着马前往祗园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首联“孤臣辞上国,匹马自祗园”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行动方向,一位孤独的臣子告别繁华的京城,独自一人前往祗园。这里“孤臣”不仅指地位上的孤单,也暗含了政治上的孤立无援,以及对未知旅程的不安。

颔联“树影僧窥日,钟声客到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禅意的氛围。树影在阳光下摇曳,仿佛僧人窥视着时间的流转;钟声悠扬地传入客人的耳中,似乎在欢迎远道而来的访客。这两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颈联“江湖难寓目,天地易销魂”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感慨和对自身情感的深刻洞察。江湖的广阔难以尽收眼底,天地间的情感变化让人感到心神俱疲。这两句既是对旅途艰辛的预感,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尾联“行念中心约,相思且勿论”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尽管即将踏上旅途,心中已有约定,但此时此刻,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却难以言表。这一句既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当下情感的克制,体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有对友情和亲情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天宁寺同于鳞子与元美饯别公实各赋二首(其二)

分襟即此地,握手更何年。

辞赋吾甘后,烟霞尔最先。

世情频按剑,生事欲逃禅。

今夜南楼月,凄凉空自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人

岁暮岂不苦,离愁那可销。

仅辞燕市酒,已犯浙江潮。

明月帝乡满,梅花客路遥。

岂能因五斗,楚泽负渔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于鳞子与元美夜过时元美将有江南之役矣二首(其一)

今夕复何夕,相看又此亭。

金樽堕明月,银汉倒繁星。

吾已甘多病,君今幸不醒。

胡笳中夜起,凄恻若为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于鳞子与元美夜过时元美将有江南之役矣二首(其二)

亭花新乍落,砌竹远生阴。

砧杵秋城急,烟霞故国深。

不堪惆怅色,兼入别离心。

去住伤萍梗,兹期未易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