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

亲老复婴孩,吾生自可哀。

无田得归去,有俸是嗟来。

直道虽已矣,壮心犹在哉。

端居寡俦侣,怀抱向谁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亲人年迈又添幼儿,我的人生真是悲哀。
没有田地可归乡,只有俸禄是他人施舍。
正直之道虽然受阻,壮志仍然燃烧内心。
孤独闲居少有伴侣,满腹心事向何人倾诉。

注释

亲老:亲人年迈。
复:又。
婴孩:幼儿。
吾生:我的人生。
哀:悲哀。
无田:没有田地。
归去:归乡。
有俸:有俸禄。
嗟来:他人施舍。
直道:正直之道。
已矣:受阻。
壮心:壮志。
犹在:仍然存在。
端居:孤独闲居。
寡俦侣:少有伴侣。
怀抱:满腹心事。
向谁开:向何人倾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谪居》。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因仕途不顺而感到哀伤,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壮志未酬的无奈。

“亲老复婴孩”开篇即描绘了一种生长变化的景象,从亲近年迈到重返孩童,表现出诗人对于生命流转和个人境遇的感慨。接着,“吾生自可哀”则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哀叹。

“无田得归去,有俸是嗟来”两句中,"无田"指的是没有自己的土地,无法安身立命;"有俸"则可能是指得到了一定的官职或俸禄,但这种所得并非自己真正的追求,因此“嗟来”表达了诗人对此种状态的叹息。

“直道虽已矣,壮心犹在哉”中,“直道”可能指的是正直的道路或志向,"已矣"意味着这一道路似乎已经不再适合自己;而"壮心犹在哉"则表明诗人内心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豪情和抱负。

最后两句“端居寡俦侣,怀抱向谁开”描绘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端居”即安静地居住;"寡俦侣"意味着缺乏志同道合之人;"怀抱向谁开"则是对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内心情感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人生理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一篇深刻表达个人悲凉感慨的作品。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遣兴

百年身世片时间,况是多愁鬓早斑。

贫有琴书聊自药,贵无功业未如闲。

波平南浦堪垂钓,日满东窗尚掩关。

祇为慈亲忆归去,商山不隐隐何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酬太常晁丞见寄

当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为出谷莺。

犹作三丞君最屈,遍寻两制我知荣。

湮沉莫厌青衫在,彼此俱嗟白发生。

重入玉堂非所望,汶阳田好欲归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酬仲咸雪霁春融偶题见寄之什

琼华消散暖风来,多费阳春白雪才。

守道也知心下乐,流年争奈鬓边催。

君愁离别烟花好,我待量移翅羽开。

渐老分飞更堪惜,海棠凋尽始应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酬高邮知军蒋殿丞见寄

青云岂望更翱翔,览照唯添鬓雪光。

为郡自知无政术,归田犹拟拜封章。

且眠锦帐趣兰省,终掩云关卧草堂。

三入承明已过分,有何词笔敌长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