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三首(其三)

情绪游丝袅袅牵,错教人望似登仙。

关山道远何时歇,风雨衾寒到处眠。

乡梦却嫌鸡唤醒,客愁偏厌漏声传。

知君此夜浑无此,高拥青绫足宴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三首(其三)》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首句“情绪游丝袅袅牵”,以游丝比喻心情的飘忽不定和难以割舍,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次句“错教人望似登仙”,通过夸张手法,写出诗人期盼与友人重逢,仿佛登仙般的心境。

接下来,“关山道远何时歇”写出了路途遥远和归期未定的无奈,而“风雨衾寒到处眠”则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孤寂。诗人借“乡梦”和“客愁”进一步抒发思乡之情和羁旅之苦,鸡鸣和漏声更增添了夜晚的凄凉。

最后两句“知君此夜浑无此,高拥青绫足宴然”,诗人想象李少卿在弋阳的生活,虽然身处异地,但希望他能安然度日,没有自己这般愁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其一)

高卧烟霞一布衣,平生踪迹似君稀。

邑门无事不曾到,乡社有情常醉归。

荷斧斫来林笋嫩,引泉灌得药苗肥。

山中修养年年好,焉得相从便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其二)

松花为食草为衣,养道延年过古稀。

留客必须春色去,登山常伴月明归。

偏怜野水群鸥好,不羡侯门驷马肥。

更喜追陪有难弟,晚年投老最知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同李少卿游龟峰寺次其韵二首(其一)

系却兰舟弋水滨,乱云堆里访山门。

年深古柏多仍在,春后残梅半不存。

燕尾溪流斜断岸,羊肠路绕曲通村。

徘徊更爱群峰好,一洗平生两目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同李少卿游龟峰寺次其韵二首(其二)

洞天深处远江滨,路入烟霞是洞门。

环座好峰千状出,满潭清溜四时存。

曾磨厓石疑元结,欲咏梅花愧后村。

搔首何堪自东望,亲闱久矣旷晨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