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富贵常多覆族忧,贱贫骨肉不相收。
独乘舟去值花雨,寄得书来应麦秋。
行李淮山三四驿,风波春水一双鸥。
人言离别愁难遣,今日真成始欲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送陈氏女弟至石塘河》,通过对富贵与贫贱的对比,表达了对亲人离别的深深忧虑。首句"富贵常多覆族忧"揭示了财富背后的潜在风险,暗示家族兴衰无常。接着"贱贫骨肉不相收"进一步强调了贫贱时亲人间可能的疏远。
"独乘舟去值花雨"描绘了女弟独自离去的情景,以花雨为背景,既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氛围,又暗示旅途的艰辛。"寄得书来应麦秋"则想象她到达后的场景,期待着她的平安消息,如同秋天的麦穗般带来希望。
"行李淮山三四驿"写出了旅程的遥远和艰辛,沿途经过淮山的驿站,显示出路途的漫长。"风波春水一双鸥"则以鸥鸟相伴的形象,寓言旅途中的孤独与漂泊。
最后两句"人言离别愁难遣,今日真成始欲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愁绪,甚至觉得今日的离别才真正开启了这份愁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情感关怀和对离别的深切体验。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天上麒麟来下瑞,江南橘柚间生贤。
玉台书在犹骚雅,孺子亭荒只草烟。
半世功名初墨绶,同兄文字直青钱。
割鸡不合庖丁手,家传风流更著鞭。
地方百里身南面,翻手冷霜覆手炎。
赘婿得牛庭少讼,长官斋马吏争廉。
邑中丞掾阴桃李,案上文书略米盐。
治状要须闻岂弟,此行端为霁威严。
黄绶补一尉,还依水竹居。
身随南渡马,书寄北来鱼。
风俗谙邻并,艰难试事初。
官閒莫歌舞,教子诵诗书。
李苦少人摘,酒醇无巷深。
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
葛藟松千尺,寒泉绠百寻。
公朝有汲引,吾子茂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