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风吹日上禅关,路入松花第一弯。
只愿四时烟雾少,满城楼阁见青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禅关风光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净淡泊生活的向往。
“秋风吹日上禅关”,诗人以“秋风”和“禅关”这两个元素开篇,既设定了季节,也确定了地点。这里的“秋风”给人一种凉爽、干净之感,而“禅关”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路入松花第一弯”,诗人继续描绘行走在一条通往山间的小路上,道路曲折,就像生活中的起伏跌宕。这里的“松花”可能指的是松林之中,或是某种自然景观,其实质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柔美。
“只愿四时烟雾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渴望。四季的“烟雾”可以理解为尘世的繁华与迷离,诗人希望这些能够减少,以便于心灵的澄明和精神的安宁。
“满城楼阁见青山”,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全景图,城市中的楼阁之间,可以尽收眼底的青山。这里的“青山”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象征,也代表着永恒与宁静,是诗人心中理想之境。
整首诗通过对秋风、禅关、小路、松花和四季烟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亲近感和对精神清净生活的向往。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梅花枕上听司晨,起绾金章候拜亲。
喜对慈颜看铺鬓,发虽疏脱未如银。
风沙睢水终亡楚,草木公山竟蹙秦。
始信滹沱冰合事,世间兴废不由人。
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数仞绝滹沱。
萧王麦饭曾仓卒,回首中天感慨多。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