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帝旗迎火云起,南山石裂吴牛死。

绣楹夜夜箔虾须,象榻重重簟湘水。

彤彤日脚烧冰井,古陌尘飞野烟静。

汉帝高堂汗若珠,班姬明月无停影。

形式: 古风

翻译

红旗如火迎接云霞升起,南山巨石裂开吴地的牛惊恐而死。
华美的门柱夜夜挂着如虾须般的帘幕,象牙床重重叠叠铺着湘江水般的竹席。
红日的光芒似乎要燃烧冰凉的井水,古老的道路上尘土飞扬,野外的炊烟静静飘散。
汉代皇帝的殿堂上汗水如同珍珠滴落,班姬在明亮的月光下身影不停移动。

注释

赤帝旗:指象征帝王权威的红色旗帜。
火云:像火一样的云彩,形容云霞的鲜艳。
南山:泛指南方的山,不一定特指哪一座山。
吴牛:古代吴地的牛,这里用来形容牛。
绣楹:绣有花纹的门柱,形容宫殿的奢华。
箔虾须:帘幕细密如虾须,形容帘子精致。
象榻:用象牙装饰的床榻,极言其珍贵。
簟:竹席,这里特指精细的竹席。
湘水:湖南的湘江,这里比喻竹席的清凉。
彤彤:形容太阳红得鲜艳。
日脚:太阳的光线,比喻太阳的照射。
冰井:可能指井水清凉如冰,也可能是特定地名。
古陌:古老的道路。
汉帝:指汉朝的皇帝,泛指帝王。
高堂:指宫殿的正厅,这里代指皇宫。
汗若珠:汗水多到像珠子一样滴落,形容炎热或紧张。
班姬:指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这里泛指宫女。
明月: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酷热干旱的夏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细节的精妙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炎热夏季的深刻感受。

"赤帝旗迎火云起" 一句,以 赤帝为喻,形象地描绘出烈日如同战旗般迎面而来,火云腾空,预示着酷热的到来。"南山石裂吴牛死" 则通过山石如裂、牛因暑死的情景,表达了夏日炎热可能造成的极端后果。

"绣楹夜夜箔虾须" 这一句,用夜晚蚂蝗在华丽殿堂(绣楹)的窗棂上跳跃的生动画面,传递出夏夜难以入睡的情景。"象榻重重簟湘水" 则通过描写床榻如同堆积的象牙一般热辣,和湘江水温热交织的意象,强化了炎热气息。

"彤彤日脚烧冰井" 这里用到了夸张手法,将烈日比作火焰,以此来形容其炙热程度,连冰冷的井水也不复存在。"古陌尘飞野烟静" 一句,则描绘出古道上尘土飞扬,而田野中烟雾却因无风而显得异常宁静。

最后,"汉帝高堂汗若珠" 这一句,以汉朝皇帝的寝殿为例,形象地展示了即便是尊贵的君主,在酷热之下也无法避免汗流浃背的情景。"班姬明月无停影" 则描绘出夜晚清凉时分,女子(班姬)在明月下轻盈舞动,而月光下的影子却因无风而静止不动。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精湛的笔法,将夏日的炎热、干旱与夜晚的难眠和清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有生动感受又带有一丝超脱的艺术氛围。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阳泉

人谁无耽爱,各亦有所偏。

于吾喜尚中,不厌千万泉。

诚知湟水曲,远在南海壖。

自从得海阳,便欲终老焉。

怪石状五岳,旋回枕深渊。

激繁似涌云,静同冰镜悬。

吾欲以海阳,跨于河洛间。

使彼云林客,来游皆忘还。

形式: 古风

海阳湖

闲游爱湖广,湖广丛怪石。

回合万里势,□□□□□。

绿动若无底,波澄涵云碧。

镕水复何如,昆池吾不易。

兹境多所尚,亲邻道与释。

外望虽异门,中间不相隔。

开凿尽天然,智者留奇迹。

我愿长此游,谁言一朝夕。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海阳湖

吾涨海阳泉,以为海阳湖。

千峰在水中,状类皆自殊。

有如三神山,苍苍海上孤。

又似洲岛中,忽然见龙鱼。

引船过石间,随兴得所如。

每有惬心处,沈吟复踌躇。

吾恐天地间,怪异如此无。

形式: 古风

秦家行

彗孛飞光照天地,九天瓦裂屯冤气。

鬼哭声声怨赵高,宫花滴尽扶苏泪。

祸起萧墙不知戢,羽书催筑长城急。

剑上忠臣血未乾,沛公已向函关入。

形式: 古风